10月8日,广东省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下称“世赛”)总结表彰大会在广州举行,同时举行了备战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启动会。在本次俄罗斯喀山举办的世赛中,来自广州的12名世赛选手,参加了11个项目的竞逐,取得了4金7优胜奖的百分百获奖佳绩,金牌数占国家队金牌总数的25%、占全省50%,奖牌总数占全国的22%、全省的55%,创下历届之最。
所谓“国家参赛看广东,广东参赛看广州”,拥有67年技工教育历史的广州,如今已是国家和广东省世赛选手输出的主阵地。近年来,广州不仅走出了一条技能人才培养和技工教育的新路子,还把世赛作为广州技能人才提档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的动力源。越来越多的技能人才从广州走出,成为产业创新的“最强大脑”,助力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
1 企业抢订技能人才
“传帮带”助力转型升级
每到6月毕业季都是全市各大技师学校最热闹的时候,形容为企业抢人丝毫不显夸张。
“2019年毕业的学生,其实早在去年已落实就业去向,一毕业或还没毕业就已经转正。”广州市技师学院招生就业处主任温志刚表示,在今年6月举行的校园招聘会上,共有205家企业参加,为全校817名学生提供了4719个工作岗位,求人倍率高达6:1。
这种求职数与岗位需求倒挂的现象,近几年成为技师学校在毕业季的常态。广州本地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庞大需求,使得技工院校毕业生在该市招聘市场上愈发供不应求。
“我们每年都会来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进行招聘,非常希望他们实习期满后能够留下来。”广州希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代表坦言,拥有经过专业培养的技能人才能通过“传帮带”,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佳表示,作为智能装备服务商,他们在日常为企业提供智能制造改造升级过程中,更加体会到对技能人才迫切的需求。“我们在日常给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时,发现许多企业由于缺乏精通工业机器人编程等方面的专业技能人才,只能通过装置设备出厂前预设程序。显然这无法满足诸如柔性制造等现代化生产需求。”刘佳说。
于是,为了能够第一时间拿下优秀的技能人才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与技工院校开展联合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