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长春新区召开2017年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有关会议精神,总结新区一年来的工作,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并部署2017年重点工作。会上,长春新区党工委书记孙亚明进一步明确了新区未来发展的目标任务,动员全区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为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再立新功。
关注一
长春新区将重点实施五大战略
争当全市经济发展排头兵
长春新区启动建设一年来,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地区生产总值1035亿元,增长13.5%,工业总产值3750亿元,增长10.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攀升。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增长15.7%、19.1%、70.8%,全年完成1017.9亿元,增长92%,其中民间投资764亿元,占75%。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104.6亿元,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21.6亿元,增长18.5%。全年供应土地99宗,面积422.8 公顷,占全市的54%,同比增长182%;成交80.6亿元。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新增市场主体5418户,增长43.3%,总数达到21031户;实有企业8903户,增长39.6%。对标赶超步伐加快,长春新区已由三类新区跨越到二类新区。
孙亚明表示,2017年是新区发展最为关键的一年。新区将围绕市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继续争当全市经济发展排头兵”的定位,全面加快建设步伐。经济总量力争实现1200亿元,同比增长12%以上,增速在全国新区保持前三;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00亿元以上,再次实现翻番,增速在全国新区继续领跑;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增速力争进入全国新区前十;土地交易额完成132亿元;实际利用内资242亿元、外资22.3亿美元,增速分别达到50%和13%;技术交易额突破120亿元。
关注二
加快国际航空港、国际内陆港建设
打造东北亚区域铁路货运枢纽
孙亚明表示,2017年,新区将加快国际航空港、国际内陆港“两港”建设。国际航空港主要建设机场功能区、商务功能区、物流产业功能区和综合功能区,重点实施龙嘉机场二期、航空物流园“大通关”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龙嘉机场二期扩建项目,总投资48亿元,2018年7月完工,吞吐能力可达1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万吨;三期设计规模为客运吞吐量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0万吨。航空物流园“大通关”项目,总投资30亿元,建成后航空货物处理能力可达150-200万吨。今年投资4亿元,完成部分主体框架工程。启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总投资31亿元的五洲大街、机场大路项目,建设周期3年,当年投资11.4亿元,完成项目主体50%。国际内陆港。总投资48亿元,占地3平方公里,主要建设综合货场、铁路口岸、国际集装箱货场和黑货区,打造东北亚区域铁路货运枢纽,达到“公铁联运、铁海联运、跨境运输”条件。今年投资8亿元,7月底达到通车条件。力争年内完成铁路口岸申报工作。积极推进智慧公路港建设,力争年内开工。
关注三
加快“四大商务区”建设
龙翔国际商务区打造五大功能体系
长春新区将加快龙翔国际商务区、空港国际商务区、物流中心商务区、长德商务区“四大商务区”建设。龙翔国际商务区总投资513亿元,打造商务金融、科技研发、商业商贸、文化创意、生态休闲五大功能体系,建设周期3-4年。A区总投资63亿元,占地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今年完成总投资的60%。B区总投资450亿元,占地1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万平方米,重点建设5A级写字楼、科技创投孵化及展示中心、歌剧院、欧亚北湖购物中心等,今年完成总投资的30%。
空港国际商务区占地17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2万平方米,包括龙泽湖北岸四大单体、龙泽湖南岸五大文化馆群和五大功能区共14个项目,今年完成投资总量的40%以上。
物流中心商务区总投资175亿元,总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今年重点启动现代物流大厦和华航物流两个项目,完成主体工程的50%。长德商务区总投资82亿元,今年完成总投资的35%,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看点四
加快“六大中心”建设
北湖科技园二期9月开园
2017年,长春新区将加快科技创新、国际金融、国际交流、国际物流集散、数据信息、检验检测认证“六大中心”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总投资172亿元,与驻长“一院四所四校”联合建设5个专业技术平台及7个公共服务平台。今年引进高水平研发项目10个以上;北湖科技园二期9月开园,三期启动建设。
国际金融中心整合各分区金融服务功能,与长春市南部金融服务中心功能互补,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国际性金融中心。今年组建东北亚金融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启动建设吉林长春股权交易中心,期货交易市场3月份正式运营。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总投资90亿元,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建设文化交流、科技合作、金融合作、国际会展等开放平台。今年投资42亿元,完成会议中心、展览中心、迎宾中心的部分主体框架。
国际物流集散中心围绕打造服务东北亚五国的大宗原材料及商品集散基地,加快国际物流园区、现代物流产业园区、电商物流区、装备物流区、加工物流区以及生活配套区建设。年内完成基础工程,并引进顺风、汉欧等国际国内大型物流企业总部5户以上,引进中小型物流企业10户以上。
数据信息中心借助华为云技术优势,建设云计算、卫星云数据等六大基地,打造东北亚地区核心汇聚节点。年内力争引进10户有一定规模的云数据应用单位,并与北亚、欧洲端口相接,实现国际信息一体化。检验检测认证中心总投资18亿元,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重点建设研发、检验检测认证等六大功能区,今年完成投资6亿元。
看点五
加快“十大产业园”建设
长德智能装备产业园年底前完工
长春新区还将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航天信息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亚泰医药产业园、亚太农业和食品安全产业园、临空产业园、绿色健康产业园、国际教育与信息产业园、通用航空产业园“十大产业园区”建设。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内总投资50亿元的光电和智能装备产业园今年投资9亿元。总投资40亿元的长德智能装备产业园,年底前全部完工。总投资37亿元的威斯汀国际铸锻产业园,年底完成全部投资并试生产。
航天信息产业园。总投资54亿元,一期2018年6月投产,二期2022年投产。今年一期厂房投入使用,达到年产15颗卫星的能力,力争年底前发射10颗星。
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今年投资2.4亿元,引入华为5家战略合作伙伴,上半年完成数据中心建设,下半年开始承接长春新区、长春市政企业务,提供云服务。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总投资34亿元,占地45.3万平方米,今年投资5亿元,续建车间完成收尾工程,新建车间实现暖封闭。加快落位CATL动力电池项目,产能2G项目年内开工,全部达产后可实现百亿产值。
亚泰医药产业园。总投资50亿元,分三期实施,最终将建成辐射全国的大型医药物流基地。今年投资5亿元,年内新引进生物医药企业5户以上,投资规模在10亿元以上。
亚太农业和食品安全产业园。总投资20亿元的北大未名生物示范区一期,占地30万平方米,年内启动建设。总投资7.2亿元的易华录国际食品安全创新产业园年内全面开工。吉林省农科院现代农业国际合作基地,全年投资10亿元。
临空产业园年内主要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并新引进5户加工制造企业,投资规模20亿元以上。
绿色健康产业园泰山集团投资100亿元建设的体育文化产业项目,今年开工建设并完成部分主体框架工程;总投资120亿元的普仁国际医疗健康城,与法国、德国、美国等国际医疗中心合作,今年投资9.6亿元。总投资120亿元的龙升德翔医养结合项目,今年投资50亿元以上,重点建设1个国际化医院和2个高端养老基地。
国际教育与信息产业园吉林体育学院项目,总投资18亿元,今年投资6.5亿元,完成部分主体工程;总投资10亿元的长春金融高专,今年投资3.9亿元,完成教学楼、图书馆等主体工程。
通用航空产业园。总投资1015亿元,占地25平方公里,主要建设航空制造、通航服务及综合配套三个功能区,达产后可实现千亿产值。今年重点建设总投资150亿元的温德克通航制造、温德克航空学院、航空城基础设施项目。
同时,长春新区今年将加快“三路七桥”、轨道交通空港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和优质学校、医院、文体设施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