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高层次人才座谈会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10-22

  去年广东省提出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如今30家高水平医院的名单已经集齐,东莞市无一入选。21日下午,东莞市卫生健康局连续第四年举行高层次人才座谈会,针对“高水平医院建设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面向一线医务工作者们“寻医问药”。

  高层次人才已是净流入

  自2016年以来,每年的年底,市卫生健康局的领导干部都会和高层次人才座谈,倾听心声、征求意见。作为系统内的一项“暖心工程”,座谈会每次都能收集到大量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建议,作为第二年政策出台的重要依据。参加21日座谈会的共有10名专家,分别来自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他们都是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其中有多位学科带头人,涉及儿科、产科、中医科等多个专业。

  对于这项“暖心工程”,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叶向阳直言,从近几年全市医疗高层次人才的流入和流出情况来看,效果很明显,高层次人才的归属感强了很多。“2016年以前,人才是净流出的。开展走访后,局里根据大家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引进、培养、留住人才的政策。从2017年开始,高层次人才已经是净流入了,而今年的净流入已经过百人。”

  “龙头”医院存在差距

  2018年,广东省提出了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安排90亿元重点支持30家高水平医院建设。尽管东莞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是全市医疗机构的“龙头”,但也没能入选。

  “对照《广东省高水平医院评价指标》,我们分别从综合管理能力、专科服务能力、医疗质量与安全、医学教育与科研四个方面能力进行了自我评价。以2018年的数据为基础,得分率只有58.3%。”据市人民医院院长蔡立民介绍,通过自评认识到,跟省高水平医院相比,该院的差距还是较为明显。其中,一是综合管理能力不强,尤其是远程医疗建设方面比较落后,远程门诊、远程监护、远程诊断、远程教育、远程双向转诊等均未开展;二是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目前全院医师中,研究生学历比例仅为28.2%,而标准要求是60%;三是专科服务能力有限,医院整体技术难度(CMI指数)低,2017年全省排名21名,反映出医院临床诊治疑难及复杂危重症患者水平不高。

  市中医院院长叶国华也坦言,启动建设高水平中医院工作以来,尽管在管理水平、医疗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但随着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医院高水平科研能力较为薄弱;医院高水平人才梯队不合理,特别是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不足,创新型、开拓型、学术研究型学科带头人短缺等。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