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财政部公布《2019年度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名单》,东莞、佛山榜上有名。民营经济占领半壁江山的东莞,成为首批国家级试点的城市,也是广东仅有的两个入选的城市之一。
从商事制度改革试点为全国提供众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到顺利完成国家节能减排综合财政示范市建设,从获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试点城市、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三大国家级试点,再到松山湖和横沥镇被新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东莞被国家及省授予了多项改革试点任务,正在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先行地。
现在,东莞不仅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的底气更足,而且有望为全国改革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六成固定资产投资、七成税收来自民营经济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东莞开始逐步摆脱了过度依赖外资的模式,加速发展民营经济。而东莞智能手机产业的迅速崛起,就是东莞民营经济发展的缩影。
10年间,华为、OPPO、vivo等国产一线品牌整机生产企业汇聚东莞,东莞迅速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智能手机重要的生产制造基地。在华为、OPPO、vivo三大龙头的带动下,一大批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高速崛起,民营经济占据东莞经济的半壁江山。2018年,东莞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达到4105.4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49.6%,接近东莞五成的生产总值。另外,东莞六成的固定资产投资、七成的税收都来自民营经济的贡献。
除了“三部手机”的故事,“东莞制造”近年来在一场场“突围战”中不断向价值链的中高端攀升,推进城市向先进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迈进,让人才红利、创新力量与强大的产业基础深度融合,使得这片仅2460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全球产业链关键而活跃的区域之一。
当下,东莞工业企业总量达17.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超过1万家,排名广东省第一;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5790家,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今年上半年,东莞民营工业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151.5亿元,对规上工业的增长贡献率为108.2%。
与规模庞大的企业主体相对应的,是东莞与日俱增的金融实力。截至今年9月末,东莞市各项存款余额约1.59万亿元,存款总量则稳居全省第4位,低于深圳、广州和佛山。
在金融活水的润育下,在东莞,从巅峰超过10万人的裕元鞋厂,到如今步步高电子工业、欧珀移动通信及其上下游生产企业的“生态圈”,无论是中小微企业还是产业巨头,均迎来了高速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