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滨海新区民营经济迎来发展“黄金期”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1-18

  从滨海新区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滨海新区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截至9月末,新区共有民营企业8.49万户,同比增加2.09万户,增长32.68%;注册资金1.52万亿元,同比增加5320.62亿元,增长53.84%。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一5000万元之间的民营企业13840户,5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5379户,今年分别新增254户和160户。2016年1-9月份,新区个体工商户实有5.36万户,同比增加9749户,增长22.22%;申报资金36.77亿元,同比增加9.21亿元,增长33.42%。

  今年前三季度,新区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1858.17亿元,同比增长13.8%;民间投资达1023.17亿元,三季度新增323.12亿元。新增认定民营科技企业3280家,累计达到23625家;新增主营业务超过亿元的民营科技企业148家,累计达到1202家;国家级研发中心达到417家,国家级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12家。通过政策、资金、改革和具体帮扶等“系列组合拳”手段,新区民营经济迎来发展“黄金期”,实现快速发展。

  4237家民企实现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为推动新区民营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新区大力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民企发展后劲。截至9月末,滨海新区累计助推4237家民营企业通过实施4829个转型升级项目实现了转型升级,分别完成三年计划的121.5%和138.0%。同时,新区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三年来全区共认定“专精特新”企业59家。此外,今年以来,新区大力发展各类创业创新载体,今年前三季度新增众创空间8家,累计达到25家。同时,新区积极组织各类创业创新大赛,加强人才培训工作。

  据了解,区科委不断加大组织推动力度、完善各项扶持政策、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大力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取得显著成效。其中,保税区今年前9月份,引进科技型企业519家,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6家,完成股份制改造企业6家,引进科研院所和企业化研发机构6个。

  降低民企成本缓解资金压力

  今年以来,新区组织各类金融机构与新区民营中小微企业对接,促进企业间接融资。1-9月新区各类金融机构向3100户中小微市场主体发放贷款累计达到1701.39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同时,新区还积极促进民营中小企业上市挂牌直接融资,2016前三季度推动5家民营企业上市挂牌。截至目前,新区拥有在中国境内民营上市公司共计27家,其中主板18家、中小板和创业板9家;新三扳挂牌民营企业57家;境外上市公司10家;OTC挂牌6家。

  新区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通过多种方式降低民营企业成本。一方面是降低税费负担,截至目前,4047户符合条件的民营小微企业享受所得税减免5377.21万元。41家民企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减免所得税1210万元。4.96万户民营小微企业享受增值税优惠,免税额达到1.34亿元。另一方面是降低人力成本,目前累计对4.5万参加培训的民企职工给予培训费和技能鉴定费补贴。同时,社保费率下调后,截至目前累计节省9720万元。

  在降低民营企业成本这一方面,新区科委积极推进科技金融对接服务平台建设。新区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形成“新三板同盟”等一系列品牌服务,截至目前组织各类对接活动70余场,推动民营企业融资额超过10亿元。

  推进改革拓展民营资本领域

  据了解,新区今年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通过在自贸区试行简易注销登记制度,构建了便捷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降低了企业退出成本。此外,通过在自贸区实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度,申请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名称申报,有力促进了民营市场主体快速落户。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新区落实企业设立联合审批“一照一码一章一票”一天办结工作,按照企业设立实际办理进度,在全市统一的企业设立联合审批应用系统上同步进行接件、补正、受理和办结。下沉审批权限,促进审批和监管有效衔接,已建立15个可以正式运转的街镇行政审批服务站。

  对于民营企业关注的投资领域问题,新区近年来不断拓宽民营资本进入渠道和领域。新区提出混合改制一批、整体出让一批等“五个一批”改革任务,将鼓励民营资本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以及探索设立国有股权投资基金,加强国有和民营资本合作、资本混合,加快国企股改上市等作为重要内容,为深人开展国企与民企对接合作明确了方向。

  新区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今后将紧紧围绕新区功能定位,力争培育一批民营领军企业和大集团,打造一批国内领先的高精尖产品。此外,新区还将继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简政放权步伐,在注册登记、税收减免和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深入落实国家和天津市有关政策;推进人才绿卡和百万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着力抓好高层次民营企业家人才队伍和高水平基础技能工人队伍建设,为新区民营经济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