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实现村村年稳定性收入超200万元”的决胜之年。昨天,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朱民率相关部门负责人调研集体经济薄弱村脱贫转化工作。他要求进一步落实责任,扎实推进,确保实现到年底全市所有村年稳定性收入超200万元的目标任务,同时要把脱贫转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制度化、体制化,着力构建起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
朱民一行现场调研了吴江区七都镇开明村、爃烂村以及桃源镇大德村、瑾下浜村、宅里桥村等集体经济薄弱村。开明村去年稳定性收入178万元,为加快村集体经济脱贫转化,该村在上级帮扶资金的帮助下,去年11月投资吴江惠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300万元,预计每年给村级带来60万元收益,同时,入股镇级平台认购七都镇污水厂200万元,每年能有10%的收益,并在庙震公路旁投资建造24间店面房,将于近期竣工,预计增加村级收入30万元左右。瑾下浜村去年稳定性收入111万元,除投资吴江惠村公司每年能有69万元收益外,今年还利用闲置的30亩土地建成了农业生产性基地(枇杷园),预计年收益20万元,有望年底实现稳定性收入超200万元。
随后召开的座谈会通报了全市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进展情况。今年苏州市级层面财政安排用于薄弱村帮扶的专项资金由去年的2500万元扩大到了3100万元,增加了600万元,各市、区也普遍加大了财政预算安排。同时,今年全市财政用于薄弱村公共服务开支专项补贴的标准由去年的每村40万元提高到50万元。本轮挂钩帮扶的100家薄弱村累计已组织实施脱贫转化发展项目126个,投资总额达到3.92亿元,平均每村项目投资额近400万元。初步估算,这些项目出租后,每年可直接增加薄弱村稳定性收入3700万元左右,平均每个村每年可增加37万元。据最新排查、摸底,100个薄弱村预计今年村级稳定性收入将达到2.97亿元,村均297万元,比实施结对帮扶前村均可增加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