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在工业、制造业等多领域合作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对接“德国工业4.0”,济南向智能制造强市大步迈进——
2016年11月11日,在这个被网友戏称为“光棍节”的日子,济南易恒技术有限公司幸运地找到一位好“伴侣”。
在当天举行的2016中国国际智能制造大会暨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会上,这家研发汽车制造装备的高科技企业与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与此同时,有19个与全球知名公司合作的项目在此次大会上签约入驻济南……
其实,中德两国产业的密切合作,在济南早已发酵。从1904年德国人修建的胶济铁路贯通,到100多年后的今天,济南和德国在工业、制造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愈发紧密。近年来,德国工业4.0受到全球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作为“老伙伴”的济南该如何借鉴德国经验,让济德合作更加深入?
低调济南深藏“高端制造”
“今天我们来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会,不是来学习技术的,而是为了抢占德国市场。世界首台光伏逆变器诞生在德国。他们的产业基础非常雄厚。但要说制造当前世界最好的光伏逆变器,我们有信心做得更好。”11日,山亿新能源公司代表解学刚在大会上如是说。
敢于叫板的信心源于企业的硬实力。山亿新能源成立仅8年,已成为国内最知名的光伏逆变器品牌之一,公司出口销量连续多年国内领先,产品远销美国、荷兰、意大利等发达国家。这家公司的总部在无锡,半年前选择落户济南,最近才刚办完手续。
“济南公司是我们的区域中心,辐射山东省及周边。这里不仅有销售部门,还有一部分研发。之所以选择济南,一方面我们很看重济南作为省会城市的人才优势,另一方面从产业链来说,高新区已有的智能输配电产业集群也对我们有强烈吸引力。”解学刚说。
“世界第一”们凑到一处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或许未来有一天山亿新能源和济南晶正电子会告诉我们答案。晶正电子成立于2010年3月,是济南市首批海外引才计划引入专家胡文所创办的企业。公司的拳头产品叫铌酸锂单晶薄膜。这是一种重要的光电材料,是集成光学、非线性光学、光电子元器件等领域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基片材料之一,有着“光学硅”的美誉。
在胡文的带领下,晶正电子率先研发出直径3英寸、厚度300-700纳米铌酸锂单晶薄膜产品,成为全世界唯一实现“光学硅”工业化生产的公司。未来,晶正电子计划以薄膜产品为龙头,在济南高新区打造国际光电薄膜材料研发生产中心和光电元器件的产业集群,实现更多的“世界第一”。
光伏逆变器和铌酸锂单晶薄膜只是济南制造业的一个缩影。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控机床、服务器等板块,还有许多“世界第一”低调地隐藏在这座城市。虽然它们尚不为大众所熟知,甚至仍在寻求成果转化的道路上求索,但它们分别在各自的领域中,踏踏实实用成绩说话,捍卫着“济南制造”、“中国制造”与世界平等对话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