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宁波市智慧城市规划标准发展研究院组织的“宁波智能经济发展研讨会”以及由市政府主办、市经信委承办、市智研院执行承办的“宁波市智能经济发展规划专家论证会”相继召开。来自科技部、中科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浙江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上海工业发展咨询有限公司、市社科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市政府研究室、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等国内知名科研机构的近3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智能经济的内涵、特征,智能制造、网络经济、数字经济、信息经济与智能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宁波如何依托产业基础和优势,抢占先机、主动作为、创先创新,抓牢抓实抓好智能经济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把脉开方,汇智献策,提出了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当前,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期,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正加速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今年5月份,省委书记夏宝龙在宁波调研时专门对宁波提出要大力发展智能经济,进一步培育竞争新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6月份,市委书记唐一军提出要把发展智能经济作为今后宁波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发展智能经济,一方面,是落实省委、市委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现阶段宁波经济社会发展获取新动能的必然途径之一。
一、形成广泛共识,营造智能经济发展良好氛围
宁波要在全社会形成发展智能经济的良好氛围。一是组建宁波市推进发展智能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和县(市)区主要负责人任成员,协同推进全市智能经济发展工作。二是积极引进全球、全国的智能经济高端资源,举办智能经济大赛、论坛、博览会,在全球、全国营造“智能经济看宁波”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大力度宣传企业推动智能经济的典型案例和经验,提高全社会各界对智能经济的认识,在宁波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
二、明确内涵特征,界定智能经济的概念与边界
宁波要在全国率先提出智能经济的概念、内涵、特征,成为全国智能经济发展的引领者。一是界定智能经济的概念。智能经济是以智能感知的信息与数字化的知识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新一代智能技术为重要推动力,以有限资源和全生产要素的最优化利用为手段,以自主适应、人机协同、共创分享、多元融合为主要特征,以高效、有序、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形态。狭义的智能经济可理解成信息经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互联网经济的高级阶段;广义的智能经济除了包含狭义的智能经济,还包括了信息经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互联网经济等新的经济形态。二是分析智能经济的内涵。智能经济的投入要素主要有技术、资本、人才、基础设施、平台、制度安排等;其产出主要有智能产品、智能服务、智能平台、智能系统、新产品、新商业模式、新业态、新市场、新价值、新企业、新生态系统及新经济体系等。
三、聚焦优势产业,凸显宁波智能经济特色
宁波发展智能经济要与宁波城市特色相契合,与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相融合,与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重点聚焦与攻克以下五大战略产业领域,彰显宁波市的特色与特质,凸显宁波市的自主话语权。一是发展智能装备及产品,包括智能化家居与生活电器(宁波是中国四大家电制造基地,家电家居智能化具有指标意义)、智能化城市公共安全应急装备、智能化老年功能生活用品(养老院的智慧装备)等。尤其要关注民生类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包括智能纺织成衣设备、智能注塑机械设备、智能模具制造装备、智能轻工机械装备,加快民生类产业装备的智能转型。二是做强做大机器人、芯片等智能经济核心产业,鼓励发展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控制系统安全等新兴产业。三是发展智能港口综合系统,宁波是享誉海内外的国际港口城市,宁波舟山港是世界第一大港,“智能港口”具有示范意义。重点发展港口智能交通、港口智能道路、港口智能港航装备、港口货物流转智能解决方案等。四是发展智能医疗系统。宁波智慧健康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发展智能医疗具有指标意义,同时,对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具有示范意义。重点发展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特别是智能化的可穿戴设备。五是发展智能建筑业。宁波以象山为代表的建筑业响彻海内外,在传统建筑行业加载智能化因素,必将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智能建筑与工程装备、智慧建筑业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