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自治区人社厅副厅长黄智宇介绍,本届交流大会的展厅数、展位数量、参会单位数再创新高,共有747家参展单位到场参会,为求职者提供2万多个工作机会。推出的岗位也适合各个层次的人才,既有高学历要求的研发类岗位,也有一线基层岗位。而制造业、加工业及汽车行业对人才需求旺盛,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已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
人才交流会不仅对就业市场有着一定的“风向标”意义,也不同程度地反映着当地经济的发展现状。随着广西经济转型升级,出现在人才交流会上的高科技企业也在增多。“因为业务需求量大,今年我们计划招40至50人。”广西思屋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受益于广西经济稳定增长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发展,企业新一年发展急需补充新鲜血液,来满足业务和技术层面的需要。
老总现场寻“合伙人”
“招在线教育运营副总经理,副总经理,年薪50万元”,广西南宁志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当天带来了许多高薪岗位,福利待遇较优厚,包括五险、集体出游、生日福利、业绩奖金等。
该公司总裁李勇当天也亲临现场,高薪寻找梦想合伙人。他表示,公司的目标是用3年的时间成为广西首个公考类上市公司。根据这几年的招聘,他们发现高级人才不只是想要一份工作,更多的是想要一份事业,为了鼓励员工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事业来做,他打通了普通员工到高管到合伙人的通道。而且目前“互联网+”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因为通过培训,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
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是选择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称为“斜杠青年”。
对此,李勇和部分企业招聘负责人认为,“斜杠青年”的出现与共享经济相吻合,未来大部分用人单位相对来说都是松散的,不要求员工全程式上班,只需用到智力就可以了。譬如目前的在线教育,一部分教师、企业高层、公职人员等在家利用空余时间对着电脑上课,就能拿薪水,一个老师一个小时可以拿到上万元的收入。“是否要求人才全程上班,还是通过一种‘共享式’的服务,为企业创造价值,这可能是未来大部分企业面临的思考。”李勇说道。
南宁对人才更具吸引力
据统计,本次参会单位提供的岗位中,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约占67%,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16所高校组织毕业生集体参会,部分高校还包车接送毕业生参加交流会。
对于这些毕业生来说,从关注薪酬到关注福利、工作环境、发展前景,以及离家近不近的转变,是今年春季人才交流大会的一大亮点。大化县的高级中学、民族中学(第五中学)、第二中学,当天带来了47个紧缺人才岗位, 招聘对象为2017年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应届毕业生,吸引了许多求职者排队应聘。一名毕业生表示,教师跟自己专业对口,关键是离家也近,大家不都想找“事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吗?他笑着说道。
上午9时刚过,来自广西大学的应届生小唐跟几个同学来到交流会现场,他告诉记者,参加这次交流会,主要还是希望能找到一份“家门口的工作”,他认为,刚公布的《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让北部湾城市群迎来了发展良机,特别是南宁将来建设成特大城市和区域性国际城市,发展空间潜力很大。记者现场随即采访发现,和小唐有着类似想法的求职者不少,毕业生小成表示,这几年家乡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给年轻人提供了不少锻炼机会。临近毕业,想先找一份能让自己成长的企业积累经验,然后再慢慢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