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风险并存,新老矛盾交织,2019年,温州经济面临诸多不平凡的挑战。
经济会不会遇冷?外贸会不会下滑?就业会不会受影响?开年之初,一些人曾有过顾虑。
针对中央对于2019年经济工作定下的目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一年以来,温州以大力提振民营经济为抓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就业人口有序增长、外贸外资逆势上扬、民间投资遍地开花、金融风险有力化解、民企信心指数一升再升……一年过去,温州经济以令人信服的表现让这些疑虑烟消云散。
双创助力 民企搭台
城镇就业人口和收入齐升
在半个月前落幕的 “之江创客”2019全球电子商务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路演现场,来自北美、欧洲、中东等8个赛区和全国各地的12支创客团队强强对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双创”智慧盛宴。一系列以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来赋能传统产业发展的项目,在现场一一亮相,渴望吸引更多资本的青睐。
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互联网正成为“稳就业”的一大新兴市场。近年来,温州致力于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成功创建跨境电商(出口)服务试点城市。目前,已建立浙江(瑞安)侨贸电商创新发展示范区和瓯海眼镜、鹿城鞋类、瑞安汽摩配等11个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建成省级电商产业基地29个,全国淘宝镇38个、淘宝村324个。电子商务不仅促进了温州网络零售稳步增长,其上下游产业还创造了源源不断的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温州真正把培育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作为关键一招,全面激活创业创新源泉,让民营经济成为吸纳城镇就业的主力部队。
在中国鞋都产业园核心区,鹿城正岙小微园集聚了一批新生代的鞋革企业。园内所有企业的产品均为女鞋,且企业老板均为80后新生代。“这里的园区环境、管理等都是最优的,且租金也比其他地方更优惠,让我们能安下心来扎根发展”,温州市菲丽猫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敏相告诉记者,自从搬入正岙小微园,企业在大环境不景气背景下,产值依然实现稳步提升。仅仅一年时间,通过规模化经营的引导,园内4家企业已顺利升级为规上企业,成为小微园健康发展的典型例子。
百企上市、千企上规、万企上云的“三上”行动,让温州更多中小微民营企业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规范化、现代化发展之路。今年5月,全市市场主体突破百万,成为浙江继杭州之后第二个市场主体破百万的地市;9月末达到103.5万户,同比增长8.9%。
持续增加的市场主体和持续升级的小微企业,有力保障我市就业市场平稳发展。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1万人,9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3%,持续保持较低水平;我市城镇、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2%、9.8%,均居全省第二。
硬核举措 贴心服务
带动外贸外资指标逆势上扬
今年以来,面对不稳定、不确定的国际贸易形势,稳外贸与稳外资成为我市高标准完成“六稳”工作的重要课题。为此,我市频频出台一系列“硬核”举措,顺利实现外贸、外资指标的逆势上扬。
1至10月,温州实现进出口总额1543.6亿元,出口1366.5亿元,分别增长24%和28.5%,增速均居全省第一;1至11月,我市新批外资项目100个,同比增长44.9%,实际利用外资5.59亿美元,同比增长48.2%,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全年“双定”目标任务。
稳外贸,对温州来说,关键是要提振进出口企业的信心。拥有两家外贸公司的外贸人张士曾算过一笔账,其手下新成立一年的主做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外贸公司,今年的出口业绩已远远超过另一家他经营了十多年的主做一般贸易出口的外贸公司。可以说,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落地温州一年多以来,已成为温州外贸的有力增长点,对温州外贸的贡献度越来越大。目前,试点累计实现出口38.35亿美元,预计全年拉动全省出口增长1.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出口增长20个百分点。
稳外资,对于外资企业来说,其在中国市场投资时,主要对标的就是民营企业,他们尤其关注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营商环境。在新近公布将于明年元旦起正式施行的《温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中明确规定,“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保障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享受涉企政策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