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驰而不息,复工复产全面加速。为确保企业在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达标前提下正常生产,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减免水电费和养老保险等缴费,让企业“轻装上阵”……我市出台应对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开复工22条政策措施,措施的出台为各园区各企业、各项目建设单位开复工注入新的动力和持续活力。连日来,园区的企业生产车间、部分项目施工地,早已是机器轰鸣,在这个稍显不同的春天里,已经掀起建设热潮。
产业强市,项目为王。为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统筹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市发展改革委充分发挥市企业商业开工开业和重大项目开复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积极协调全力采取措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投资项目建设,确保“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重点支持保障城市运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民生基础急需项目,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开复工,在积极推进实行开复工项目清单式管理基础上,梳理出397个一季度开复工项目,按照分级分区、精准施策的要求,逐项对接落实防疫防护、要素保障、开复工时间、投资进度等,鼓励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全面推行“不见面审批”,安排建设单位有序组织人员返岗,严格落实防疫措施,科学制定复工计划,合理调整施工进度,确保垃圾焚烧发电、大河滩水库、多巴湖湿地城市公园等重点前期项目顺利推进,续建项目全面复工,新建项目如期开工,一季度努力实现投资项目良好开局。
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市发展改革委进一步提高站位、主动进位,积极协调落实我市应对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开复工的22条政策措施,全力以赴推动重大项目开复工。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复工重点项目12项,较原计划提前5天。
从地下管廊设置到道路改造、老桥拆除,八一路综合提升改造(大修整治)工程,去年已有部分路段整治完成恢复通车。目前大修整治工程已复工,一条陆域环境更加美化的八一路即将投入使用。五四桥改扩建和海湖新区地下人行通道的建设等,是我市畅通交通的重点建设项目,今年将全面建成投入使用。目前,这些项目施工单位在积极开展防控措施基础上已开始组织工人返岗复工。
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难越向前。据了解,自疫情防控处置工作以来,市开复工领导小组办公室不断加强经济预警和形势分析,紧盯年度投资目标任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开复工,研究起草并报请市政府印发了《全市企业商业开工开业和重点项目开复工及安全生产帮扶工作方案》《西宁市2020年重大项目开复工及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保障工作方案》《西宁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推动重大项目开复工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化政策和要素保障。同时,加强部门协调联动,会同各专项组合力攻坚,坚持信息日报、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推动工作落实,并通过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实行“容缺办理”等服务,加快办理各项前期手续,对省市重大项目实行“快审快批”,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开复工建设。目前,除上述项目外,西宁万科城2#地块、城西区红星天阙一期、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交流中心、二十二号路道路新建工程、同仁路北延工程等12个项目已提前复工。
下一步,市开复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贯彻落实好疫情防控指挥部会议精神和企业商业开工开业和重大项目开复工领导小组工作要求,将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重大项目开复工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进一步加大调度力度,全面加快我市重点项目的开复工进度。力争3月底前全市续建项目100%复工,一季度开复工率达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