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和平稳发展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0-03-25

  3月24日下午,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采取网络发布会的形式举行了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8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李堂兵介绍了四川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开展情况。

  李堂兵介绍,截至2019年末,四川省全省实有市场主体总数613万余户,居全国第六位。其中,规上中小工业企业1.339万户,纳入监测的规上中小服务业企业5375户,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75家。中小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8万亿元,增长9.6%,增速居全国第四位;利润总额1835.9亿元,增长14.9%。

  李堂兵表示,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严重冲击。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四川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分享,分级分类,着力解决实际困难,统筹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和平稳发展。

  李堂兵从以四个方面介绍了统筹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和平稳发展相关情况:

  抓政策,发挥引领作用。一是系统部署注重“早”。省政府2月5日出台缓解中小企业困难“13条措施”,3月13日又出台应对疫情稳定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1个市(州)相继出台贯彻实施方案或配套政策,有序推动政策落地。二是细化举措注重“实”。结合四川实际,将工信部支持中小企业应对疫情复工复产“20条措施”逐条细化为20项具体举措;省级相关部门同步制定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市“11条”、释放税费政策红利“税十条”等一系列举措。三是政策落地注重“效”。组成工作专班,建立部门协同、省市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对省级部门和各市(州)落实国家、省助企政策措施情况的跟踪、调度,对进度滞后的及时跟进、协调推动。

  抓协同,补齐产业链条。一是推进产业配套协同复工。聚焦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不同步问题,加强上下游原材料及配件供应统筹调度,梳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需协同推进复工复产企业539户,分三批次协调涉及全国18个省份及省内13个市(州)企业复工复产;应山东、重庆、广东、上海等地请求,推动四川省50余户关键产业链企业复工复产。二是以大企业牵引小企业复工复产。充分发挥大型平台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作用,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原材料、软件、设备、融资等供应商直接对接,化解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供应链难题。三是以人才链支撑产业链。举办中小企业春季人才网络专场招聘会等活动,提供岗位4.8万余个,网上求职登记2.9万人次;举办“四川工会版”线上招聘活动,提供招聘岗位1万余个,用工需求量近5万人。

  抓供给,畅通资金链条。一是建立融资需求响应机制。全面摸排融资需求,向金融机构动态推荐企业融资需求1059项、需求额431.32亿元。四川省纳入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中共有146户企业获得央行再贷款资金支持45.41亿元;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为1487户疫情防控企业提供融资234.52亿元。二是建立融资落实保障机制。加强政银合作,与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开展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专项合作。建设银行对新开工重点项目可先期发放项目前期贷款,金额最高为总投资的30%;交通银行将向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投放600亿元表内外信贷支持。推动应收账款融资缓解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金压力,促成347户产业链企业实现应收账款融资11.2亿元。强化融资担保服务,增设疫情期间融资担保保费补贴,引导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降费让利,1-2月,全省入库担保机构新发生中小企业借类担保58.12亿元。三是建立融资服务创新机制。创新政保合作,与太平财险合作向56户疫情防控紧缺物资生产企业免费赠送保险,累计赔偿可高达2000万元。创新应急转贷损失分担,新增应急转贷损失省级分担机制,鼓励各地用好用足应急转贷帮助企业缓解资金“过桥”困难。初步统计,1-2月全省各地运用应急转贷资金支持156户企业转贷182笔,金额超过15亿元。

  抓要素,保障企业急需。一是稳定能源供应。确保疫情期间电、气、油等稳定供应,欠费不停、不断、不拉闸;落实阶段性降低企业电费气费等措施,电网企业让利金额将超过16亿元,惠及工商业用户146万户以上;非居民用气价格在门站价基础上下降21%-31%。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省工业发展资金紧急下达1亿元稳增长资金,并抓紧推动安排21.8亿元工业发展资金和1.8亿元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扩能扩产、加快发展;各级财政已兑现14.43万余户企业补贴资金和减免缓税费约48.69亿元。三是畅通物流梗阻。出台公路畅通7条措施和实施细则,立足“路、车、人”三大运输保障要素,打通大循环、畅通微循环。省、市、区三级协同联动,紧密对接境外供应商、场站,全力保障中欧班列稳定运行,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