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高校学生毕业季,哈尔滨市人社部门提供全方位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来哈就业创业,留住本地人才建设家乡。不断提标扩面的人才补贴政策体现了吸引人才的诚意,两年累计使用人才发展资金550多万元;为了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全市近400家见习基地提供了大量见习岗位;利用“互联网+”手段着力构建“人社云”,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乐享方便快捷的办事流程。
人才发展资金提升冰城企业吸引力
2017年,于洪洋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电子学专业硕士毕业,他曾经在临近毕业求职期间参加了某南方外地企业进行的校园招聘并到当地工作。今年他恰好看到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聘信息,家乡企业给他提供了极佳的专业发展平台,哈尔滨市更给和他一样的硕士毕业生提供了安家费、重点产业项目引进人才生活补贴等优厚待遇。“之所以回哈尔滨发展,是因为这里有很好的人才引进政策,再加上公司的岗位非常适合我,没有理由不回来。”于洪洋对于哈尔滨的人才引进政策赞不绝口。
据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张秀丽讲,企业引进硕士毕业生可获得3万元的安家费补贴以及重点产业企业引进人才补贴。这对于我们这样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来说为吸引高素质人才增加了吸引力。“我们已经利用这个政策引进了9个人,4名硕士,5名本科生。安家费的及时发放,让人才看到了政府和企业求贤若渴的真诚。”张秀丽高兴地对记者说。
据哈尔滨市人才服务局评价推荐处处长赵双介绍,按照政策,政府对于企业引进的博士给予安家费10万元,购房补贴10万元,生活补贴每月2000元,连续发放3年。对企业引进的硕士研究生给予一次性安家费3万元,分3年发放。对哈市重点产业引进的本科生给予生活补贴,每人每月500元,连续发放3年。截至2019年5月底,全市共有184家单位1051人符合申报条件。其中硕士生有333人,本科生有718人。两年累计使用人才发展资金550多万元。
扶持人才见习基地增强就业竞争力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业见习成为人才成长的重要一环。今年哈市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毕业见习基地的开发建设。不断增加的见习岗位为高校毕业生增强就业竞争力,为本地企业吸纳人才提供保障。
在黑龙江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的仓储库房中,蔡会娟正在忙碌着。她是一名药品检验专业毕业的大专生,就业实习后,不仅学习了完整的工作流程以及药品仓储知识,更得到由政府和企业双方发放的生活补贴。
“在公司实习期间,我的工作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掌握了很多工作实操以及沟通的相关技能,对我未来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蔡会娟兴奋地对记者说。
从2018年以来,哈市就扩大了就业见习对象的范围,将高校毕业生、技工院校高级工以上毕业生、16~25周岁登记失业青年全部纳入见习对象范围,并取消户籍限制。同时,对开展就业见习任务的单位,按哈市当年最低工资标准的50%给予就业见习补贴,见习人员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单位,补贴标准提高至60%。截至目前,哈市共确定近400家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作为市级青年就业见习单位,提供见习岗位8000个。10年间,参加就业见习的高校毕业生2万人,就业成功率突破90%,拨付见习补贴9700万元。
“我们要组织全市近400家见习基地,持续开发大量就业见习岗位,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哈尔滨市人才服务局副局长闫树君对记者说。
构建“人社云”查询档案“网上办”
近年来,哈市不断加大吸引人才力度,落实各项人才政策。除了各类经济补贴优惠政策,哈市人社部门更利用“互联网+”的手段打造“人社云”,多项人才相关经办事项实现了网上办理。方便快捷的办事流程为留住人才锦上添花。
王泽是一名去年毕业的高校毕业生,今年他打算考公务员。按规定,他需要准备人才部门提供的档案存档证明。王泽来到人才服务局窗口后,没有经历以往的排队过程,而是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利用自助电脑设备轻点鼠标打印了证明材料,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按照以往要求,大学毕业生报到、档案查询等工作都需要毕业生本人到人才服务窗口进行办理。每年毕业季,办事窗口前排队等待办理业务的毕业生非常多。今年,人社部门出台政策简化报到服务,发挥“哈尔滨人才网”的作用,实现主要功能在线服务。按照规定,对档案邮寄到哈尔滨市人才服务局,《就业报到证》开具到“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毕业生,可用手机网上关注“哈尔滨人才服务”微信公众号,点击“在线业务”按提示办理报到手续。自带档案的,可带《就业报到证》、身份证到哈尔滨人力资源中心五楼服务大厅办理报到手续,不受报到时限限制。
今年,哈市人社部门着力打造“人社云”,截至目前,保管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各类流动人员人事档案27.5万册。2018年以来,办理高校毕业生报到1.4万人,接收转出人事档案达62万册,查阅借阅填充档案3.1万人次,完善代理人员信息库达8万人次,出具各类证明2.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