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举行工业机器人培养高端技能人才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1-07

  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天津市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暨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在天津中德技术应用大学举行。大赛旨在通过机器人应用技能的竞技,加快培养和选拔工业机器人领域高技能人才。

  在比赛现场,来自天津中德技术应用大学、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天海同步科技有限公司等本市10所职业技术院校和2家企业的参赛选手,要在规定的3个半小时内,将通用型的机器人二次加工成具有某些特定能力的机器人。理论考试内容包括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工基础、机械知识、机械制图等;实际操作中,工作任务包含机械电气系统安装、基于工业机器人系统应用的编程及调试、生产运行效率、节能及次品率、安全意识等。也就是说,参赛选手不仅要动手组装零部件,还要编辑程序,给机器人赋予不同的动作命令。大赛裁判长闫虎民说:

  闫虎民:工业机器人本体是通用的,在这基础上,做专门的工作,有负责搬运的,有焊接的,有涂胶的,还需要有应用技术人员进行二次开发的。第一阶段需要根据图纸装配,定位轴装配,第二根据接线图接线,把系统之间通过电器方式连接在一起,相当于硬件平台搭好了,他们要进行软件的工作,给机器人设定参数,编写机器人程序,让系统硬件和软件协调在一起工作。

  如今,工业机器人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企业生产加工领域。尤其在高污染、反复性强、人力疲劳强度大的行业,工业机器人的加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不过,如何操作机器人、最大程度发挥机器人作用,高级技能型人才必不可少。本市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转化基地,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人才方面,拥有一批机器人技术和应用相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这次比赛中,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经过选拔,派出了3名选手参赛。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电气与能源学院教师李云龙说:

  李云龙:我们学校是三个学生参赛,参赛学生是两个电器自动化的学生,一个是机电一体化学生。他们平时在专业课方面学过相关专业,平时也喜欢动手实践。这种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调试能力,锻炼学生在工业生产现场,对现场设备调试能力,是一种现场工程师的培养方式。我们参加这种比赛中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

  通过比赛天津市将最终选派6名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正式发布,机器人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在未来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与市场空间。工信部统计表明,我国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缺口超过20万人,且持续递增,已成为制约整个行业发展的瓶颈。本次大赛旨在通过技能竞赛促进企业工人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相关领域的能力提升、促进技工院校与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方向的专业改革与发展,解决工业机器人产业迅猛增长与专业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矛盾。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人事教育处副处长张恒毅说:

  张恒毅:天津属于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从产业发展里面,也把机器人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通过举办大赛,进一步培养人才,做好人才的储备。高端的,高层次研发人才可以引进,但是高技能人才,特别是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这个需要培养,需要通过选拔,培养,举办技能大赛,就是搭建了这个平台,为工业机器人领域,产业发展储备人才,发现高素质技能人才。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