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要建成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必须在集聚力、辐射力、吸纳力和影响力上有显著提升。利用当前有利时机推进淮安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把电子商务服务业打造成淮安市最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淮安市建设成为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全国影响力的苏北电子商务中心城市,为淮安建成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提供更加有力的战略支持。
淮安建设苏北电子商务中心城市有较好的基础和优势:一是教育资源。淮安拥有7所大学,43所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大部分都设有电子商务专业或相关方面的专业,为电商行业提供了人才培育基础,满足电子商务全产业链中人才需求。二是区位优势。淮安位于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交汇处,地处苏北中心位置,已形成了一个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水陆空并举的交通网络。未来五年,淮安将跨入高铁时代,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三是物流服务。依托淮安的区位优势,已有多家知名快递物流公司入驻淮安,并且大部分在淮安设立区域分拣分拨中心,为淮安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物流服务;同时淮安机场的航空快递业务取得较快增长,为淮安成为区域快件集散中心打下基础。四是成本优势。与发达地区相比,淮安在劳动力、土地、厂房建造及租赁价格、水电气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保证了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空间。五是基础配套。近年来淮安充分运用“三网融合”“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强化城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了电子商务新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发展需求。
淮安建设苏北电子商务中心城市需要树立明确的战略方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促进流通现代化、助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为抓手,重点打造江苏省电子商务物流中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集聚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将淮安市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效益显著、辐射度高的苏北电子商务中心城市,为“跨上新台阶、建设新淮安”作出积极贡献。
淮安建设苏北电子商务中心城市将从以下重大任务进行着力:
一是加快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经济。结合淮安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企业发展规模,组织专题招商活动,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带动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龙头型平台企业,以此为依托,加速对产业上下游环节的整合,有效拓宽电子商务平台经济的发展空间。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向平台化转型,以淮安市酒店布草、教学具、洪泽湖水产等特色产业集群为依托,发展集推广、交易、物流、支付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本地化特色电子商务平台,引导“淮安大米网”“康乃馨”等现有第三方行业信息服务平台向专业化发展,转型为行业垂直电子商务平台。
二是深化普及电子商务应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利用电子商务促进流通现代化,鼓励传统零售企业开展网络零售业务,鼓励新亚商场、万达等大型百货零售企业通过自建、合作等方式建设开办网上商城,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地理位置服务、等信息技术提升流通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淮安综合大市场等发展“电子商务+现代仓储+实体展示”的新模式,引导“义乌创达小商品市场”建设现代区域性仓储集散中心和电子商务城。努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引导淮钢、富士康等龙头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强化供应链管理,整合上下游资源,融合业务流程,提高专业化生产制造能力,发展网络定制产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促进新一轮对外开放。尽快出台淮安市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政策突破和业务模式创新,解决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瓶颈。利用淮安综合保税区和淮安机场空港产业园的优势,发挥全球贸易通淮安服务中心、江苏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的跨境电商服务作用,推动全市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鼓励淮安市企业加强国际国内电子商务交流融合,支持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或与境外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在境外设立服务机构,建立和完善仓储物流、客户服务体系,建立海外营销渠道,完善仓储物流,加强快递服务支撑,创立自有品牌。
四是促进电商集聚发展,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构建特色明显、产业链完善、服务体系健全的电子商务集聚区,形成“双核驱动、分业集聚”的电子商务发展空间布局,加快建设电子商务发展载体,实现区域电子商务资源的集聚与协同发展。完善电商物流配套体系,以降低成本和节约时间为核心,依托淮安区位交通优势,优化物流设施的规划布局,加快建设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社会化物流体系,构建面向长三角、覆盖全省的城市快递配送网络。
五是完善政策保障,加强人才支撑。将电子商务产业列入淮安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立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从组织保障、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投资服务、电商融资、经营用地、人才引进和培育、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和配套政策。加大电子商务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鼓励企业面向国内外引进一批高素质、有丰富电子商务大型团队运营经验的职业经理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