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大会制定的线路图、确立的新目标,让与会人员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此次全会精神,在创新、富民的生动实践中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奋勇拼搏,为走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列而努力奋斗。
转型与提升“共舞” 走“精明增长”之路
“加快转型崛起,创新是主引擎。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三大转型’是我们在发挥优势中加速转型必须啃下的‘硬骨头’,转得好,就能凤凰涅槃、华丽转身。”“‘五大提升’是我们在补齐短板中创新发展必须突破的关键点,升得快,就能插柳成荫、蓄势增能。”市委书记朱立凡的话语铿锵有力。
会场内,与会人员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做着笔记;掩卷而思,感触颇深。
“我们一直牢记朱书记对冶金园(锦丰镇)提出的要求,作为张家港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我们的转型升级对于全市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报告中,特别提到要加快实施沙钢集团综合技改项目,加快非钢产业发展,同时支持沙钢建设江苏扬子江冶金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开放型冶金创新平台。这抓住了我们冶金工业园转型升级的重点,所以传统企业的转型是我们接下来的一项重要任务。”冶金园党工委副书记、锦丰镇党委书记常征表示。
作为企业代表,永钢集团董事长吴耀芳认为:“要大量引进人才,特别是高端的人才,还有智能化、信息化,把这些融合起来。我们接下来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把装备、设备、人才、管理抓上去,这样才能生产出高端的产品。”
在做好传统产业、化工园区、港口经济这“三大转型”的同时,报告中还提出了“五大提升”的具体内容。要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速“生产制造”向“创新创造”转变,深入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和研发平台提升工程。对此,市科技局副局长董建刚表示:“要建立一个科技创新的服务体系,建立一些专家库。线下我们主要做好科技综合体的建设,这集合了创新展示、创新创业项目路演、成果转化与技术交易、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等功能于一体。”
普惠“大多数”提升“末尾数” 构筑幸福港城美丽家园
富民惠民是每一个与会人员绕不开、说不完的话题。
冶金园(锦丰镇)店岸村党委书记茅桂法说:“目前,村里的发展资源有限,因此我们鼓励企业要善于‘走出去’,进行资源整合,推动村内村外企业‘强强联手’,这是我们提升村级经济的一个发展方向。村委会尽全力当好‘店小二’,为企业解决标准型厂房的用地等问题。”
报告中提到,富民惠民要有温度。这句话引起了乐余镇常丰村党委书记朱裕忠的强烈共鸣。他表示:“正如朱书记说的,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该是群众高度认可的小康。所以我们在制定和实施惠民工程的过程中,要从村民内心真正的需求着手,把好事做实,让村民切身体会到实惠和政府带来的温暖。”
聚焦富民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何俊表示:“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要覆盖城乡,覆盖所有行业,让文明滋养每个市民。让张家港精神成为全市人民创新创业的强大动力,让人们自觉追求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市民的‘腹有经书’来展现城市的‘优雅气质’。”
而对于老百姓始终最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报告中明确,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要有强度,要健全生态环境责任审计制度,完善“一证式”管理制度,建强三级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
“明年,我们会根据张家港的实际,来规划好绿色发展引领区的建设,完善绿色领跑者的制度,对钢铁、印染等行业制定一个评价指标。”市环保局局长严亚明如是说。
苦干、实干加巧干 干出港城发展新气势
“实现奋斗目标,关键靠人,重在实干。全市上下要在弘扬张家港精神中汲取强大动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毅力,展现张家港人的气质,干出无愧于心的业绩,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朱立凡的谆谆告诫情真意切。
在市委常委、保税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金港镇党委书记石锡贤看来,从蓝图到现实,需要全市领导干部脚踏实地一步步达成。他说,保税区(金港镇)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强化典型引领、完善奖罚机制,让实干者实惠,让吃苦者吃香,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市经信委主任季宗表示,2017年,市经信委将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企业需求和政府扶持的结合点,为工业转型发挥更加有力有效的服务推动力。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我们务求在宏观谋划、对策建议、信息参考等方面做优决策服务。”市发改委主任刘东兴在分组讨论时说,“组织好对上争取、横向协调,以及面向基层企业的集中对接,以服务供给侧的有效改进,不断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