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制造打入市场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08-15

  今年上半年,我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总额近4.15亿美元,同比增长30.2%,占全市总额的47.9%。其中,出口4.03亿美元,同比增长29.3%;进口1168万美元,同比增长67.8%。

  寥寥几个数字,勾勒出洛阳企业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取得的成绩。洛阳大小企业正沿着“一带一路”寻找商机,将产品、技术、销售网络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

  共享44亿人口的“大蛋糕”

  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有60多个国家,约44亿人口,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

  44亿人口,是中国人口的3倍多。这是一块“大蛋糕”,蕴藏着无数的机遇,关键看谁能真正打入这些市场。

  河南安装集团就及时抓住了一个机遇,成功进入马来西亚安装市场。作为我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工业设备安装企业,河南安装集团在玻璃、玻纤、水泥、小火电、化工、冶金等行业的设备安装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近几年这些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挤压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给河南安装集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自去年至今,河南安装集团在马来西亚市场斩获合同额累计近亿元。目前,该公司参与建设马来西亚Hume二线水泥生产线项目、马来西亚余热发电项目、马来西亚信义玻璃项目等数个项目,成为洛阳企业投身“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优秀范例。

  面对“一带一路”广阔的市场,洛阳企业早谋划、早布局、早行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播撒的种子,已结下了丰硕的成果。

  据市商务局统计,上半年,我市对“一带一路”沿线乌兹别克斯坦、伊拉克、缅甸、柬埔寨等10个国家,实现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营业额3.03亿美元。

  其中,中铁隧道集团承揽的伊朗北部高速公路一期工程项目、新加坡T221矩形盾构地下人行通道项目、以色列轻轨红线轻轨项目、吉隆坡捷运地下工程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革连琶布电气化铁路隧道项目等实现营业额13319万美元;中油一建承揽的土库曼斯坦项目、伊拉克鲁迈拉项目和中亚管道项目等实现营业额2522万美元;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重工)和中信重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柬埔寨的贡布水泥二线项目、柬埔寨CMIC日产5000吨(熟料)水泥厂项目及缅甸的毛淡棉5000PTD水泥厂项目等实现营业额9140万美元等。

  “洛阳智造”加速挺进“一带一路”

  在抢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同时,“洛阳智造”随之输送出去,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彰显了洛阳企业的技术实力。

  今年6月,中信重工连续在“一带一路”斩获两大订单。6月5日,中信重工在巴基斯坦签订巴基斯坦GCL公司2×250TPH水泥粉磨站EP合同,合同内容包括工程设计、设备供货及人员培训等。几天后,中信重工又与菲律宾世纪顶峰矿业公司签订总价值9.56亿元人民币的一揽子合同,合同内容包括日产5000吨水泥生产线、9MW余热发电工程等。中信重工将承担设计、制造、供货、安装、施工、技术服务培训等工作。

  中信重工在“一带一路”上的一连串大动作,凸显了企业的品牌价值和“核心制造+综合服务”的国际竞争优势。

  “洛阳智造”背后是洛阳雄厚技术实力的支撑,作为老工业基地,洛阳厚重的工业积淀为融入“一带一路”奠定了扎实基础。如今,一件件“洛阳智造”正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作为首批进驻“一带一路”旗舰项目——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的企业之一,中国一拖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东方红”源源不断驶向世界。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中国一拖还建立了组装厂。

  最近,国机重工(洛阳)有限公司向东南亚批量出口压路机62台,这是该公司今年以来最大的一笔外贸订单。国机重工(洛阳)有限公司深耕海外市场,加大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开拓力度,今年上半年出口额同比增长116.33%。

  洛阳德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研制油气管道施工机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世界上很多有管道工程的地方,都能见到洛阳德平产品的“身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占公司总营业额八成以上。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