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高技术制造业渐成主引擎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2-19

  在东莞这片面积仅为24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了150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家新型研发机构,带动全市发明专利申请数达11166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1008.51亿元,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达2.36%……只需手指轻轻一点,你就能够在“东莞创新地图”上看到这一切。

  在不久前举行的2016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上,市科技局发布了“东莞创新地图”。这张地图通过“创新要素”“产业布局”“创新实力”等六大板块,动态记录了东莞科技创新发展的各项成果,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在各个镇街的详细分布情况。

  一张“东莞创新地图”,折射出“世界工厂”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下的裂变。创新地图上的各项数据无比雄辩地表明,随着创新要素的集聚和创新实力的跃升,目前东莞新旧动能转换正在持续加速,产业大步向高端迈进,经济结构更加优化,高技术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渐成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创新要素的集聚逻辑

  在手机上打开“东莞创新地图”,当前东莞各项创新指标和数据一览无遗。从总体上来看,东莞科技创新的成果主要通过“创新要素”和“创新实力”两大板块体现。其中,近年来创新要素的高速集聚尤为引人注目。

  在“创新要素”一栏中,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专利、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团队、四众平台等子栏目,每一个栏目点击进去,都可以看到其在镇街的具体分布情况。

  “东莞创新地图”发布时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市重点实验室有国家级1家、省级13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国家级1个、省级161个、市级115个;专利方面,专利申请数达到38094件,发明专利申请数达到11166件;而科技企业孵化器,我市有国家级8个、省级11个、市级35个;创新团队方面,省级的有25个、市级为18个。此外,东莞当前还集聚了一大批四众平台,其中众扶平台39个、众创平台19个、众包平台2个、众筹平台6个。

  不仅如此,代表着科技创新实力与后劲的新型研发机构,东莞目前已有32家。

  在创新资源要素方面历来较为薄弱的东莞,近年来何以能吸引大量创新要素的集聚?一方面,作为制造业名城,东莞具备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坐拥肥沃的创新土壤;另一方面,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东莞在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投入、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力,科技创新氛围也日渐浓厚。在此背景下,创新资源要素大量涌入,科技引领的东莞板块已逐渐形成。

  创新要素的集聚,立竿见影地带来了创新实力的跃升。“东莞创新地图”显示,2015年东莞GDP达到6275.06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为1008.51亿元,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为2.36%。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称,2015年全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为2.07%。东莞R&D经费投入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