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筑起创新发展新高地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2-28

  从国务院批准福州、厦门和泉州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到现在已半年有余。这半年多来,体制改革创新有何突破?推进顶层设计进展如何?

  福州VR产业基地云计算中心和产业园智慧中心投入运营,马尾物联网产业孵化中心(一期)奠基动工,17个入驻企业项目签约落地;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完成投资60.5亿元,生物医药港完成功能区规划布局;泉州芯谷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智能装备产业园预计新增产值5亿元……这些重大研发项目动建,为福厦泉国家自创区交出的半年考卷,添上绚丽的色彩。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福厦泉国家自创区建设,提出将其打造为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先行区、高端人才与“双创”结合的重要平台、新产业新业态集聚带,打造成为引领福建省创新发展的高地。半年来,福厦泉国家自创区以福州、厦门、泉州三个国家高新区为核心,全力构建全域布局、一区多园、联动发展的发展格局,取得较大进展。在自创区带动下,漳州、莆田、三明、龙岩等地的高新区发展提速,2016年,全省国家高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5743亿元、同比增长19.5%,工业增加值1696亿元、同比增长2.1%。

  顶层设计先行先试

  省委、省政府在推进福厦泉国家自创区建设过程中,着力于顶层设计。

  福厦泉国家自创区基本建立了部门和省市联动,且高效有序的协同推进工作机制。省政府和福厦泉三市均成立了主要领导挂帅的自创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了统筹协调机制和组织框架,并把自创区建设任务纳入福厦泉三市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去年8月,我省出台《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自创区建设列出详细的创新发展清单,省、市共同设立每年12亿元的自创区建设专项资金。

  同时,省科技厅牵头制订的自创区发展规划纲要也已通过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着力构建自主创新研发引领、政策激励、产业优化、开放融合、协同发展、公共服务等六大体系,努力打造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的“智慧谷”。

  福厦泉结合本地实际细化政策措施,出台了各具特色、高含金量的创新政策。

  本月召开的福州市创新发展大会上,宣布了福州市推动新一轮经济创新发展的10项政策49条措施,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福州片区建设。

  厦门片区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化两岸融合创新等85项创新政策措施,其中创新型产品首购制度等30项创新举措有望成为全国首创。

  泉州片区召开建设工作推进会,出台了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促进专利运用和保护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