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 “旅游+”战略,并实现“全域全时旅游”,以迎接“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
2016年,我市全年接待旅游人数和实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3%和21%,这既可以视作我市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表明我市旅游业发展所具有的拓展空间。对此,在刚刚结束的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敖其尔坦言:“近年来,呼和浩特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值得欣慰,但仍有一些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比如现在的大青山前坡,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能否增加一些游览的设施设备、儿童游乐设施,包括体育健身等设备,为游客增添更多的游乐项目。此外,如何实现“全域全时旅游”,还需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呼和浩特,愿意来呼和浩特。”
市人大代表闫龙在2016年重点关注了大青山前坡的旅游产业开发,在今年的市两会上,他带来了关于开发大青山前坡旅游项目的建议,提出打造具有蒙元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推进大青山前坡旅游开发。“我认为,这一块应该结合我们当地的民族特色,突出草原马文化,让游客来大青山游玩以后留下深刻的记忆,这对我们大青山的旅游发展而言,应该是整体功能的提升。”闫龙如是说。
作为近年来我市重点打造的生态建设工程,大青山前坡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治理。现在的大青山前坡有绿树掩映、曲径通幽的美景,有万亩森林公园、万亩草场,还有哈拉沁生态公园、乌素图召庙景观区,现在,大青山前坡正在形成一条具有旅游休闲文化特色的景观带。对此,市人大代表、新城区代区长范志忠表示,要利用好现有的旅游资源,不断激发旅游产业新活力,让首府实现处处是风景、四季好风光的旅游全新格局。
范志忠认为,大青山前坡需要打造五A级旅游景区,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讲的揽山入城战略。首先,要把大青山前坡保护作为当要之务,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保护生态功能区;其次就是继续抓绿化;第三就是大青山前坡的空地,包括生态移民区的31个村,腾出的土地将建公园苗圃,让大青山前坡的每一处空地都绿起来;接下来,让城区的水系和绿地与大青山前坡互联互通,达到绿地延伸,水系延伸,让大青山前坡和城区有机融合。再有就是把大青山前坡所有的通道打通,大青山前坡整体要通过休闲体育产业、绿色产业和文化艺术产业项目,为游客提供一个全域全时旅游项目。
对未来的旅游业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旅游+’战略,全面统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编制‘全域全时旅游’发展规划,开展全域旅游示范旗县区创建活动”等。蓝图已经绘就,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该如何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