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打通军民融合创新通道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3-10

  作为军民融合“1+N”空间布局核心区域,天府新区在成都科学城规划16平方公里的军民融合产业组团,3平方公里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已编制完成。已吸引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等一批军民融合项目和量子传感技术中心等军民融合机构入驻。图为建设中的成都科学城一角。

  2015年9月,四川获批成为全国首批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之一,重要任务就是推动成都、德阳、绵阳地区加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作为四川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城市,成都立足自身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并把国防科技工业作为高端成长型产业培育发展。按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规划,成都将以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聚集园区为抓手,加快推动军民融合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打通军民融合创新通道;着力构建“1+N”军民融合产业体系,力争到2025年培育千亿级集群。

  2016年9月,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出炉,成都确定将构建以航空产业为核心的军民融合“1+N”产业体系,以及以成都天府新区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为核心的军民融合“1+N”园区体系。

  作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重头戏,成都确定了“1234”思路。

  “1”是核心目标,成都提出,将尽快建成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到“十三五”末,军民融合产业规模要突破1500亿元。“2”是创新两个路径,“民参军”机制创新和“军转民”开放创新。 “3”是构建三个体系。一是构建军民融合“1+N”产业发展体系。二是构建军民融合“1+N”空间布局体系。三是以“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十条”为核心,构建军民融合“1+N”政策保障体系。“4”是推进四个融合,分别是军民技术融合、军民产品融合、军民资本融合、军民人才融合。

  2016年6月,成都市成立军民融合发展推进领导小组,统筹全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8月,《成都市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发布,这个被称为“军民融合十条”的政策,打破诸多体制障碍,为军民融合带来动力。成都提出将在引导“民参军”协同创新、“军转民”开放创新等10个方面给予政策引导,并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基金和专项财政资金。去年底,“军民融合十条”实施细则出炉。

  今年2月27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制的翼龙Ⅱ无人机成功首飞。这是成都军民融合产业的又一次里程碑。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