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高新区发布的“5882”发展路线图上,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两个万亿级:即打造万亿级高新技术产业带和万亿级现代服务业产业带,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以两个万亿级产业“发动机”强力助推西安迈入“万亿级”城市。
高新技术产业,本就是西安高新区的立命之本。在前两次的创业中,高新区已经成长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而如今迈步从头越的高新区,再次将涵盖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先进制造、新材料园、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园等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定位为最终要实现的两个万亿级目标之一。在勇担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大“国字号”的叠加机遇下,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指日可待。
二十六年栉风沐雨 打造一流科技新城
西安高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26年来,高新区紧紧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一次次跨越。高新区的创业者们凭着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品质和精神,谱写了一曲曲不朽的神话。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和西部开放开发的战略高地,成为西安、陕西核心增长区和对外开放的先行区。这些年来,西安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迅猛,综合指标位于全国146个国家级高新区第四位。
而这当中,高新技术产业成了高新区最大的亮点之一。全区累计转化科技成果2万多项,其中90%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如今,西安高新区已成为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好、市场化程度高、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是国家确定要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六个高新区之一,成为陕西、西安最强劲的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第三次起航 高新技术产业特色明显布局高端
启动第三次创业的西安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依然是产业规划的重中之重。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李毅多次强调高新区要高举高新技术产业大旗,而此次高新区所定义的万亿级高新产业带涵盖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先进制造、新材料园、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园等既在高新区有产业技术和科技优势,又符合全球高新产业发展方向的众多产业。其中,软件信息服务业将成为创新中心重要引擎。西安软件园是全国四个拥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双基地称号的园区之一。西安软件园聚集了西安市90%以上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80%的动漫游戏及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络网的文化内容和服务提供企业。
当前,西安高新区软件产业已经聚集三星、英特尔、IBM、谷歌、西门子、富士通等世界500强企业25家,博彦、东软、文思海辉、软通动力、中软国际等IAOP百强企业10家,华为、中兴、神州数码、东软等中国软件百强企业26家,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骨干企业和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企业16家,这使得西安高新区千亿级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正在实现跨越发展。预计到2021年,西安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年均增速20%,总收入达到5000亿元以上,出口21亿美元以上,从业人员25万人,努力将软件信息服务业打造成为高新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创新中心的重要引擎。
西安高新区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已经形成龙头引领及产业示范带动作用,极大地增强了西安装备制造产业在全国的产业竞争力。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和法士特已经成为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示范,比亚迪年产1.5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已正式投用,法士特部分自主创新产品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型汽车变速箱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70%。能源装备与技术服务业是高新技术提升传统能源产业的典型代表,聚集了西电集团、中石油测井、通源石油等十余家知名上市公司,成为我国能源技术服务领域实力最强的区域。
“产业基地+创新中心+服务平台”
助推千亿级产业集群崛起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西安高新区将以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能源装备、特种装备、仪器仪表等重点领域优势企业为依托,协同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打造“产业基地+创新中心+服务平台”的产业集群发展方式,构建创新、高效、绿色、服务的智能制造体系,产值突破3000亿元,制造业增加值率达到30%,新型实体经济规模占比达到30%,服务型收入占比达到40%以上。
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也将为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支撑。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看中国,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看西安。去年3月25日,世界500强企业美光科技有限公司美光半导体封装项目竣工投产。至此,美光在西安高新区十年四次增资,投资总额超过10亿美元。除了三星、美光、华天等高端生产企业之外,高新区还聚集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半导体设计、研发企业。
除此之外,西安高新区还聚集了诸如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设备制造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投资2.55亿美元建立的西安全球开发中心暨全球技术服务中心,投资1.1亿美元的韩国信泰电子,美国威世半导体等全球高端项目。
据悉,在此次“5882”路线图中,打造千亿级半导体产业集群成为路径之一。坚持资本撬动、引培结合、科学布局、统筹兼顾,形成以半导体产品应用为先导,以设计为龙头,以集成电路制造和封装测试为核心,关键设备和配套支撑为基础的半导体全业态产业链。通过半导体全产业链,推动集成电路在新兴产业中的应用,为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支撑,实现高新区重点产业领域间的联动发展。半导体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而生物医药园区则将被打造高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生物医药产业附加值高,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亚于IT等信息产业。随着强生项目建设大幕近日拉开,高新区多年来精心布局的生物医药产业,也正进入收获与成长并行的关键期。一个特色鲜明、技术领先,涵盖研发、中试、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集群正在加速崛起,将成为高新区继电子信息产业之后又一千亿级产业集群。
目前高新区内一大批骨干企业发展迅速,步长制药、力邦制药、万隆制药已跻身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高新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中每年设立2亿元专项资金,对生物医药产业及企业在产业创新、研发、技术改造、专项认证、产品注册等方面的科研和产业化工作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预计到2020年,打造起涵盖研发、中试、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收入破千亿元,成为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有力增长极,带动西安、陕西乃至西部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