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挂职札记”邀请莲湖区土门街道党工委书记李英杰做经验分享,这次他挂职武汉市江汉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3月1日达到武汉,短短一个月,我白天在单位工作学习、实地调研,晚上认真总结,与挂职同志交流体会,深刻感受到了武汉人务实干练的工作作风。
在武汉,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干部,始终把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今年以来,江汉区把招商引资作为赶超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主动出击,确保项目落地。比如在了解到上海和杭州有企业来江汉考察投资环境的消息以后,区长第一时间亲自带队上门,前往上海和杭州与企业进行接洽。
同时,武汉市及江汉区把人才政策也作为招商引资的一项重要举措,实施了“黄鹤英才计划”、“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江汉英才计划”,重点引进以产业创新和领军人才、创业投资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为代表的“江汉合伙人”,为江汉的经济社会发展积蓄了后劲。西安作为全国闻名的高校人才基地,怎样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江汉经验值得西安借鉴。
通过与政府相关领导和同事的接触,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武汉干部务实干练的工作作风。虽然政府工作压力大、节奏快,但大家都扑下身子,谋事干事。往往都是工作时间跑项目、抓招商、下基层,利用下班时间和晚上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作,抓落实。在我参加的几次会议中,往往都是把事情说透说实才散会,有时候都是在会议室边吃盒饭边研究问题。
武汉,是一个兼收并蓄、革故鼎新之地,在这里,“创新是工作的动力”。江汉区推进“诚信江汉”建设,建立守信奖励、失信惩戒机制,培养企业信用文化。市区两级政府对入区企业实施企业落户、经营贡献、人才引进奖励以及购买或租赁办公用房补贴、装修补贴等奖励政策,贡献特别大的总部企业一次性可获得五千万的资金支持。同时,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根据纳税情况进行资金奖励。去年以来,仅长江证券一家企业及高级管理人员就得到了政府一千多万的奖励资金。这种政策的实施,确保了原有的企业留得住,新引进的企业愿意留,实现了政府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 “双赢”。
一个月来,我深深感受到了西安和武汉发展的差距,深刻理解了市委安排年轻干部挂职锻炼的良苦用心。我也给自己定出了学习方向,学习武汉在经济发展、政务服务、体制改革创新等方面的精髓。在经济发展方面,学习江汉区对新兴产业、优势品牌、重大项目、特色楼宇、总部经济等方面的服务方式,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完善服务标准和水平,确保企业扎根。在政务服务方面,学习江汉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编制权利清单、责任清单和程序清单,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行使权力,为我市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学习先进经验。在机制体制创新方面,学习江汉区作为国家现代服务业试点区在服务业标准化、统计监测、政务服务改革等方面的示范经验,尤其是在金融创新、服务行业简政放权等领域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