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际制造业名城,东莞因制造业而兴,也率先面临制造业转型难题。当下,以智能化为方向的东莞制造转型升级之路,正在探索工业发展的新增长极。
莞企借力国际巨头经验练内功
与安川电机合作,长盈精密也是练足内功的。专注于手机结构部件的长盈精密在早年就布局智能制造产业,目前自动化团队就超过500人。截至2016年底,公司累计投入机器人1600余个,自动化专机1200余台。长盈精密预计,未来公司目标为达到年产1万台机器人的产能规模。
本次联手安川电机,基于双方战略发展的需求,在资本、技术、人才、行业应用等多个层面达成更高层次的深入合作,共同打造机器人龙头企业。企业负责人莫卓亚介绍说:“这不仅可以帮助长盈精密攻克机器人制造核心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更主要的是,合资公司可以利用彼此的行业应用经验,帮助更多的外部企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与长盈精密一样,在当今高度竞争的全球市场,越来越多莞企为了实现快速增长、满足市场的需求,不惜重金改良制造技术,以增强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倍增试点企业、智能装备莞企拓斯达在国内率先自主研发出机器人控制器,打破了欧美日等国家的垄断,也使得机器人功能的二次开发和协作变得简单。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公司每年都保持50%以上复合型增长。去年4月,拓斯达与全球知名的机器人企业ABB签约展开合作,在3C、注塑、压铸等领域共同发力。
在拓斯达董事长吴丰礼看来,与行业的国际巨头合作,可为拓斯达的竞争优势再增筹码,也有助东莞机器人产业发展提速,也是推动中国传统制造业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
据东莞机器人产业协会统计,东莞目前的机器人及其相关配套(包括基础零配件、集成系统商等)的企业至少有500家。目前东莞机器人企业数约占全国总数的10%。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为了与国际接轨,近年来不少莞企相继去海外取经。在今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数十家莞企组成“东莞智造军团”抱团观展、学习、经验交流。
倍增试点企业汇兴智造是观展的智能装备企业之一。在参展之后,企业董事长钟辉深有感触:“国际工业展是拓展市场和交流创新的重要平台,一方面汇聚了海内外智能制造生产商,另一方面是世界智能制造最新技术的展示舞台。从中我们可以对标国际企业寻找差距。”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说,东莞制造业与德国制造业有两个代差。对比德国等一些海外国家,东莞目前的制造业基本上停留在2.0时代,即在标准化生产阶段,部分企业缺乏自主品牌。在与国际对标的时候,我们知道当今世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并紧跟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潮流,避免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