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制造业大市的“企业家情结”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6-20

  6月19日,20名企业代表和20名企业家从佛山市主要领导手中接过奖牌,首批“佛山·脊梁企业”“佛山·大城企业家”出炉。一年前,该市曾以同样的规格命名了首批30名“佛山·大城工匠”,开广东地市之先。

  一直以来,弘扬企业家精神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尊重企业家创造社会财富的贡献,进一步保护和激发企业家精神。作为全省第三大城市,佛山受惠于发达的民营经济实现藏富于民。2016年佛山居民人均存款9万多元,人均GDP超过11万元,超过了北京、上海、天津。

  打造全国制造业的成本“洼地”

  19日,佛山市机关大礼堂,全市近千名企业家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见证首批“佛山·脊梁企业”与“佛山·大城企业家”名单的正式发布。

  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使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也指出,要尊重企业家创造社会财富的贡献,进一步保护和激发企业家精神。

  作为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制造业大市,佛山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促成该市形成了门类齐全、体系完善、实力雄厚、根植性强的现代工业体系。

  就在一年前,同样是6月,经过三个月的选拔,佛山在全市选出了首批30名“大城工匠”,并在人才津贴、入户、教育等方面予以奖励,成为全省第一个建立评选制度推动“工匠精神”落实的城市,推动工匠精神成为全市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今年,佛山继续组织开展“佛山·脊梁企业”和“佛山·大城企业家”推荐命名活动。鲁毅说:“我们既要大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质量佛山;更要大力弘扬开拓进取的企业家精神,打造企业家之城。”

  在推选过程中,“脊梁企业”从扎根佛山、立足于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为主的大型骨干企业,以及致力于做优做强做大做成“百年老店”的企业中推荐产生;而“大城企业家”则从扎根佛山的民营企业家中推荐产生。

  经过各区、市有关单位择优推选,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最终择优选出了包括美的、碧桂园、海天在内的20家“佛山·脊梁企业”,以及包括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湛斌、广东石湾酒厂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绍辉在内的20名“佛山·大城企业家”,获评者从事行业涵盖机械装备、家用电器、陶瓷建材、纺织服装等本土优势产业。

  佛山市委书记鲁毅表示:“我们要大力弘扬和传承 佛山企业家精神 ,把佛山打造成为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舒心成长的 创富天堂 。”佛山市市长朱伟说,在继续执行去年降成本措施的基础上,佛山争取今年再新减、新降100亿元,努力打造成为全国制造业的成本“洼地”。

  “民企是这座城市的最亮底色”

  在这场命名大会前不久,“佛山制造”与“德国制造”举行了一次重要交流。

  “我们希望帮助佛山成为中国机器人应用中心。”近日,库卡集团CEO蒂尔·劳伊特等德国企业家在与佛山市相关领导会面时说。去年,美的集团收购库卡集团,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国公司对外收购案例。

  翻开历史长卷,在珠三角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佛山企业家始终扮演着先锋与主力军的角色。昨日会上,鲁毅回忆起这段历史,如数家珍。

  清末,佛山人陈启沅、简氏兄弟、薛广森等一批中国近代工业先驱,先后开创了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机器缫丝厂、广东第一家机器造纸厂等企业,点亮了近代民族工业的薪火。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佛山大地,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催生出“佛山制造”这块金字招牌。

  美的集团的何享健,在别人都在观望的时候,率先申请产权改革试点,率先争取美的电器成为全国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

  昭信集团的梁凤仪,在集体企业直接搞出口还是天方夜谭的时候,创办了南海区第一家“三来一补”的玩具企业,充当市场经济的先锋。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佛山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涌现了美的、碧桂园、格兰仕、海天等一批民营骨干企业,诞生了何享健、杨国强、何新明、李兴浩、叶德林、梁凤仪等一个个载入经济史册的民营企业家。

  当前,佛山正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全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形成“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场”的创新发展模式。在此过程中,佛山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成为引领佛山迈向制造强市新征程的主力军。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