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国内外,处于各产业细分领域塔尖位置的优秀企业,如苹果、华为,莫不是以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竞争力,在研发经费投入、顶尖技术人才引进等狠下功夫。从企业到政府在尝到技术带来的甜头后,开始加大研发投入。
当前,东莞正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此前,东莞市副书记、市长梁维东接受南方都市报专访时首度透露创新驱动“升级版”战略。“升级版”涵盖10大内容,相关政策正在制定。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重要切入点,攻克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瓶颈。
生益科技凭核心技术覆铜板占有率全球第二
苹果手机霸屏,推出含Wi-Fi充电技术在内的“黑科技”;5G网络,眨眼间就能下载一部高清视频大片;无人驾驶汽车,实现上路并安全行驶……这一切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基础材料———覆铜板的配合。
覆铜板如同倒金字塔的塔尖,以100亿美元的年产值,撬动年产值3.3万亿美元的电子工业市场,是电子工业名副其实的“地皮”,同时高技术覆铜板制约着高端电子整机产品的发展。生益科技是全球第二大覆铜板企业,为了占据这一块“地皮”,生益科技组建工程中心攻下一项项覆铜板关键共性技术,至今牢牢占据行业领先地位,以东莞为研发中心,辐射布局在全国的生产基地。
生益科技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刘潜发直言,科技是企业成长第一内生动力。生益科技一路走来,从最开始的花60万美元买配方起家,其间经历美国“337调查”(美国337调查是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可以对进口贸易中的不公平行为发起调查并采取制裁措施),可以说吃过缺乏技术竞争力的亏。1995年开始,生益科技开始自建研发机构,每5年制定技术发展纲要,至今已经踏入第5个五年计划。
工程中心起步于2011年,这一年生益科技覆铜板全球占有率7.6%,位居全球第四。面对全球竞争的加剧,技术、专利是最好的竞争利器,而当时东莞市也鼓励建设国家级研发机构,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寄予厚望,生益科技基于自身发展需求,工程中心的组建水到渠成。
组建期间,工程中心形成了13个核心创新团队,在6大方向形成28个产品,申请和授权专利382件,其中发明专利314件。在市场数据表现方面,2016年生益科技覆铜板全球占有率上升到10 .7%,位列全球第二位。“随手拿起一部电子设备,上面都有可能用上了生益科技的覆铜板”。刘潜发表示。
2016年生益科技年报显示,全年营收85.38亿元。生益科技产品覆盖汽车电子、通讯设备、智能终端、医疗设备、半导体照明等。刘潜发认为,作为电子行业的下一个巅峰,汽车电子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网络化和电子化,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汽车值得期待。
“汽车越来越豪华,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对材料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刘潜发表示,公司早已经瞄准这一市场,今年在东莞松山湖厂区设置了汽车产品专用生产线,月产量100万平方米以上,另外为应对汽车的主动安全设施以及无人驾驶潮流,公司也推出了毫米波应用的产品,探测距离可达100米。
市长望企业开开窍尽快设立研发机构
改变受制于人,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把握话语权,研发机构的作用不言而喻。今年3月,东莞举行创新驱动动员大会,会上提出重要举措之一就是鼓励企业建设研发机构。
背后原因是,东莞重点产业自主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不强,不能满足东莞转型升级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科技发展的基础仍然薄弱、科技资源相对缺乏,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有限;二是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平均水平为2.6%,东莞为2.5%;三是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等创新载体的造血功能仍相对不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较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力不强;四是基层科技创新管理队伍力量不足问题较为突出,镇街科技工作发展不平衡。
企业是创新驱动的主体,因此推动规上工业企业自建研发机构成为东莞对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手段。按照规划,争取年底同时实现全市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大型工业企业自建研发机构全覆盖,3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企业研发机构。
但是,截至6月份的数据来看,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的大型工业企业达334家,建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只有276家,占比约82%,要实现全覆盖仍然还有一定的差距。
“这剩下的18%都是硬骨头,工作推动难度很大”。东莞市副市长黄庆辉表示,已完成5亿元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的镇街(园区)目前只有16个,未完成的还有17个,时间紧迫,任务很重。
从类别来看,尚未建立研发机构的大型工业企业大多属于处于产业链底端的加工贸易企业和外资企业,或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还有经营资源回收、电力能源供应等特殊行业的企业。这些企业的转型升级意识和创新意识不足,设立研发机构的积极性也不高。而这一些企业当中,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或研发中心的比例不高,外资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成为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全市5868家规上工业企业,已有2120家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其中,有国家级研发机构42个,占2.0%。从中可看出,东莞市企业研发机构数量虽然不少,但真正高水平的并不多,大多数水平还有待提升。
从镇街建设的情况来看,17个未完成的镇街中,长安的推进情况并不乐观。根据2016年上报的情况,长安共有规上工业企业305家,其中设立有研发机构的企业84家,占28%;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有32家,其中设立有研发机构的企业14家,占45%。两个数据均处于33个镇街(园区的)的尾部。
长安镇有关负责人坦言,建有研发机构的企业还不是很多,创新能力还有待增强;与企业的沟通不是很通畅,有关政策没有传达到企业高层,导致一些企业重视不够,没有如实填报研发机构情况等。
市长梁维东表示,研发机构设立的根本目的———为企业下一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可以如华为在芯片领域的突破,也可以是服装、玩具等在生产工艺、节能环保等领域进行攻关,最终得益的还是企业,“如果一家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的企业都没有这个概念的话,确实要帮助这些企业开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