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经济:打好“组合拳”稳增长促发展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09-14

  科创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创新中心二期举行。签约后,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等8大项目将陆续在我市落地生根。这批项目将进一步推动创新资源和要素的聚集,为全市经济稳增长增添新动力。

  今年,面对稳增长压力趋大的考题,我市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7.43亿元、增长8.2%,增速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1-7月,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0.43亿元、增长12.3%,增速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1-7月,实现进出口总额9.88亿美元,近年来首次位居全省第2位;1-8月,全市208个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64.33%……成绩的背后是我市在稳增长促发展上打出的一系列“组合拳”。

  推动工业平稳增长。我市深入实施“项目年”,出台工作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细化明确目标任务;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3-6个工作日;强化项目推进督查考核,调动各地各部门推进项目建设积极性。深入实施“一计划、三工程、三体系”建设,出台《全市重点产业升规企业培育方案》狠抓企业培育,加快“两新”产业在全市的布局;设立规模达3亿元的应急转贷资金,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深入实施“重大项目突破工程”,京东方等重大项目正式签约;始终坚持把“两个一号工程”项目作为招引重点,成功在俄罗斯等国举办综合性投资推介会。

  今年也是“全创试验”元年,我市成立了全国唯一的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建立军民融合新型智库,探索军民融合保险服务模式,为绵阳稳增长注入新动力。

  目前,距年底只有不到4个月,为确保全市经济平稳增长,我市在加强运行监测稳存量的基础上,继续打好“组合拳”。

  ——抓紧抓实“项目年”。按照“四个一批”要求,抓好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美丽绵阳”二期、绵西高速、九绵高速等项目进度,第四季度再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

  ——实施好“两个一号工程”。大力引进培育“两新”产业,用好用活产业发展基金和企业应急转贷资金,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涌泉计划”、工业大企业大集团培育“领航计划”;以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为重点,做大现代服务业。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22项重大改革任务;加快农业农村、投资、金融等领域改革,力争在行政审批、投融资体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建立动态监控机制,落实改革主体责任,健全完善改革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加大对外招引力度,增强稳增长的动力。精心办好第四届科博会等重大活动,组织参加好西博会等重大活动,力争更多项目签约落地,确保全年到位国内省外资金保持全省前三。

  此外,我市还将继续在脱贫攻坚、现代农业发展以及扩大对外开放等领域,深入实施相关稳增长、促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