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才引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1-09-10

  站在服务国家战略、推进改革发展的高度,上海对标国际领先水平、聚焦科技创新,大力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在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并收获了坚持“五个基本导向”的人才工作宝贵经验。

  人才是上海的第一资源、最核心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围绕“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深入贯彻落实“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方针,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使上海成为国际一流创新创业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强化人才政策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上海,对上海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上海发挥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广泛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2020年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率先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和团队特别是青年才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重要指示,是上海高质量做好人才工作的科学指南和强大动力。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海注重不断加强人才工作战略谋划和政策创新。

  2015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2016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8年市委市政府召开主题为“聚焦国家战略,厚植人才优势”的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向全社会、向海内外发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磅礴之音。针对上海缺乏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科学家等顶尖高端人才,按照“以个性化突破解决个案性问题”的路径,打造世界一流的事业发展平台和生活保障环境,吸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科学家等顶尖高端人才。

  2019年为更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快赢得国际竞争主动和战略对垒优势,围绕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聚焦上海有基础、有优势、能突破的数学、物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积极延揽世界一流人才。

  2020年市委市政府紧扣当前人才发展急需破解的瓶颈难题,着眼“十四五”未来长远发展,出台《关于新时代上海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以更加开放有力的政策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以更加务实的举措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以更加灵活有效的政策激励人才创新创业,以更加宜居宜业的环境打造最优人才生态。

  今年以来,我们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方面人才资源,大力推进人才计划优化整合,做精行业人才培育计划,做强人才引进计划,做优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做实人才计划管理机制,形成“塔尖集聚高层次人才、塔身培育领军骨干人才、塔基培养行业创新人才”的金字塔式人才引育体系,引育一批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助推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成长为行业专业领域的旗帜。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上海基本形成“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的人才政策体系,人才优势正在成为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人才资源总量持续壮大。上海人才资源(党政、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和社会工作人才6支队伍)总量675万人。

  ——海外人才吸引力持续增强。在沪工作外籍人才达28万人,占全国24%,排名全国第一;截至目前来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学回国人员已达22万余人,排名全国第一;在“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中,上海连续8年排名全国第一。

  ——人才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上海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占比连续19年保持10%以上,2019、2020年的一等奖占全国20%以上。近年来上海科学家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占全国总数超过25%。

  △2016年,上海出台人才“30条”,提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机制,上海理工大学太赫兹团队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科研团队。图为太赫兹团队朱亦鸣教授、彭滟教授在观测实验数据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突出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持续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人才和用人主体“增动力、添活力”,形成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

  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坚决破除“四唯”评价弊端,出台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健全以诚信品德、创新能力、学术影响、社会贡献为主要标准的人才评价导向。突出市场化,率先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推动由领军企业等牵头制定人才评价标准。突出社会化,推动上海市轻工业协会等行业组织承担相关领域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突出国际化,支持上海科技大学探索以常任教授制(Tenure System)为核心,借鉴国际通行评价办法,建立以“五重”即重道德品行、重教书育人、重学术水平、重发展潜力、重国际公认为核心指标的人才评价新体系。突出便捷化,畅通优秀青年人才评聘高级职称的“绿色通道”,使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市场价值的激励效应,以“名利双收”效应激发人才创新,以成果转化推动人才成长。核心举措是畅通“纸变钱”通道,明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扣除直接费用后净收入的70%以上可用于奖励个人和团队,推动成果转化个税递延缴纳政策落实落地。

  优化科研教学机构学术领导人员管理。重点推进“三个区别开来”:将担任高校院所领导人员的学术兼职与机关行政领导干部兼职区别开来,将担任高校院所领导人员的学术出国与机关行政领导干部出国区别开来,将海外引进人才担任高校院所领导人员的“裸官”问题与机关行政领导干部区别开来,充分释放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活力。

  充分保障和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取消一批在人才招聘、职称评审、人员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备案事项,下放岗位聘任、考核评价、收入分配等管理权给用人单位,允许高校、科研院所在编制限额内自主引才、统筹用编。

  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

  坚持“不拼重金拼环境”,以人才发展综合环境的比较优势,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为各类人才创造宜业宜居良好生态,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

  提升人才创新创业便利性。推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建设,率先以“不备案、不注册、不登记”的方式,激发和汇聚市场资源建设创业人才摇篮,率先成立国内首家众创空间联盟开展行业自治。以全球众创空间首创者WeWork为代表的世界知名孵化器入驻上海,苏河汇成为国内首家在新三板上市的众创空间,莘泽孵化器等一批众创空间陆续挂牌上市。

  优化人才创新创业融资环境。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天使投资引导资金,缓解科技创新企业“最先一公里”的资金来源。设立大型政策性担保基金,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设立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快速反应、维权援助、调解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打造“海聚英才”人才品牌。举办面向海内外“海聚英才”创新创业峰会,面向全球发布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目录,发布全球“揭榜挂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清单。举办“留·在上海”职业见面会,成立海聚英才创业投资基金联盟。每年举办海聚英才创业大赛,对优胜项目给予人才计划、金融投资等特殊支持。

  优化人才服务综合环境。构建“立体化”人才安居政策体系,建立市、区、园区、用人单位多主体供给,货币补贴、实物配套相结合,分层分类保障的人才安居体系。为重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多样化、高品质的安居选择,落实配偶就业、子女教育政策。创新海外人才养老保险政策,允许海外人才参加职工保险,允许用人单位一次性补缴社保费。搭建高层次人才商业医疗保险平台,多渠道为海外人才本人及配偶、子女解决商业医疗保险需求。开辟结汇换汇绿色通道,允许海外人才将在上海的薪酬收入、科研成果转化收益、投资收益等合法收入汇至境外。

  上海人才工作发展的实践证明,厚植上海人才发展优势,必须把握新时代人才工作方向方针,坚持“五个基本导向”:

  ——坚持党管人才的政治导向。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地爱护人才、集聚人才、发展人才。上海要建设全球性人才高地,必须进一步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改进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形成强大合力。

  ——坚持人才引进的需求导向。引进和培育一位高端人才,有时就能带出一个团队、崛起一个学科、创造一个产业,乃至实现一个战略。吸引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科学家、大企业家、大艺术家等高端人才,就能厚植上海原创优势,推动城市发展动力加快转换,推动城市发展能级有力提升。

  ——坚持人才配置的市场导向。只有真正遵循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和价值规律,让人才的评价、流动、激励都按市场规律办,才能实现人才配置最优化、人才价值最大化。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尊重用人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真正把权和利放到人才和市场主体手中。

  ——坚持人才发展的国际导向。没有国际化的人才,就没有国际化的上海。深化人才开放与国际合作,大力引进国际人才,大力推进国际人才本土化和本土人才国际化。注重中西合璧,在接轨国际通行规则、对标国际最高标准的“物理反应”中,实现上海实践与国际机制融合的“化学反应”,增强上海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坚持人才服务的精准导向。设身处地为人才着想,甘当人才服务的“店小二”,让人才从细微处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打心眼里喜欢上海。通过集成服务资源,进一步优化服务事权、工作机制、业务流程、服务网络,以精准、精细、精品服务,提升人才政策的显示度和人才的感受度、满意度。

  来源:大国人才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