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启幕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1-11-01

  “2021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以“聚天下英才筑创新高地”为主题,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毛军发等7位海内外专家人才分别围绕科研教育、医学健康、农业、人才培养等主题发表观点见解,奉献了一场璀璨的人才思想盛宴。

  ▲“2021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7位国内外演讲嘉宾合影留念。主办方供图

  毛军发:加快建设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一流大学是关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毛军发在论坛现场发表了《一流大学与科技革命》的演讲。他表示,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更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毛军发认为,一流大学应营造创新的文化;要推行科学的考评制度。“一流大学要推动科技进步来布局未来,还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研攻关,为深圳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毛军发说。

  约翰·罗杰·斯彼克曼:用科技解决肥胖和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教授约翰·罗杰·斯彼克曼在论坛现场发表了《用科技解决全球两大关键问题:肥胖和粮食安全》演讲,就肥胖和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一一的分析和讲解。

  邓兴旺:需要因地制宜找出不同解决方案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深圳市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南方科技大学客座教授邓兴旺在深圳用高科技种出粮食。邓兴旺指出,目前中国的现代化农业面临一系列难点,需要因地制宜找出不同解决方案。

  他和团队经过努力,完成了水稻玉米小麦的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和洁田技术的研发。

  张翔:复杂型人才要有驾驭任务的能力

  “所谓复杂型人才是可以把不同信息综合起来做一个判断和决策,要有驾驭任务的能力”在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现任香港大学校长张翔发表了《人才培养的挑战》的演讲。他表示,高校要鼓励年轻学子独立研究。同时,高校要在学科布局、学术评价、学生多元化培养上有一定的耐心和战略布局。

  肖清雄:迷茫又不服输来深圳就对了

  肖清雄是全国技术能手、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高层次人才,现任深圳市联得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深圳率先改革技能考试和职称认定制度,放开工作年限、年龄限制,只要完成正规机构的学时,就能报考更高等级证书。“迷茫又不服输来深圳就对了。”肖清雄说。

  卡罗琳·安·奎因:为什么我与深圳如此亲近

  在深圳定居16年的卡罗琳·安·奎因分享了自己为什么选择深圳。“这里有一个独特的企业生态系统和供应链,对于各类产品的开发和制造,尤其是高科技产品至关重要。”作为一名科技企业的创始人,卡罗琳·安·奎说:“深圳高效的运输和物流系统,让我们能够更快地为客户生产出原型。”

  林海晖:深圳具备支撑高科技高合规产业的能力

  “深圳新材料产业链完整,三个‘闭环’很棒,所以从国外回来我毫不犹豫选择在深圳创业。”林海晖是一名选择回国创业的海归,40岁选择回来创业时,他已是相关国外企业的CTO。“深圳是科技金融资源最完整的城市,这个金融闭环深圳是高分。只有深圳这种有很强管理能力的城市,才能支撑这种高科技高合规产业。”林海晖表示。

来源: 深圳晚报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