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佛山人才建设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9-15

  “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近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广东在区位、文化包容性以及城市开放度方面很有优势,可以重点引进华人华侨、55岁以上海外资深人才等五类人才,以助力本区域装备制造业发展。

  随着美的成功并购德国库卡,科达洁能到海外设厂,越来越多佛山装备制造企业正走出国门。而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如何克服“文化坎”,向海外“借智”?在王辉耀看来,政府可以在政策上进行优化,并打造国际化人才社区,让海外人才居住更便利。

  同时,在装备制造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过程中,王辉耀建议,佛山企业可将人才培养作为突破口,尝试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与支点城市共同建设技工学校等各类人才培养学校,为佛山装备制造业输送“智力支撑”。

  发挥区位优势▶▶重点引进华侨等五类人才

  华人华侨、港澳地区人才、归国留学生群体及外来留学生群体,应是佛山乃至整个广东重点关注的四类人才群体;聚焦至装备制造业发展上,可用柔性引才方式,吸引55岁以上的海外资深人才来助力装备制造企业发展。

  近日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海归人员总数达265.11万,其中仅2016年就有43.25万留学生毕业回国;与此同时,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95万人,相比2016年增加30万人。可以看出,新增海归人数已经超过高校毕业生预计增量。

  大量海外人才回国,这一趋势在珠西装备制造业发展中也有所体现。近两年间,芬兰籍科学家杨云峰将自己研发的PFS精密喷射成形技术带到佛山,开启新的创业;佛山市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多位团队成员拥有留学背景,其董事长陈贤帅是广东2014年“中国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人才”……

  “华人华侨、归国留学生群体、港澳地区人才,以及外来留学生,应是佛山乃至整个广东重点关注的四类人才群体。”王辉耀表示。

  王辉耀认为,广东毗邻港澳,华侨众多,海外侨胞熟悉各国产业及社会发展情况,是广东独具优势的重要发展资源,应该优化政策以吸引更多华侨回来;同时,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机遇,佛山更应先行一步,吸纳港澳地区的国际人才资源为己所用;此外外来留学生也是一个窗口,能帮助“佛山制造”更好地走向世界。

  聚焦至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上,王辉耀建议,“可以用柔性引才的方式,吸引55岁以上的海外资深人才来助力装备制造企业发展。”他认为,目前广东的人才政策主要关注的是55岁以下人才,但其实有大量55岁以上的海外人才,有丰富的经验且身体健康,愿意继续投身制造业。

  “例如日本、俄罗斯、乌克兰,这些国家都有许多高端制造领域的工程师,广东可以多渠道寻找并引进这些海外工程师。”王辉耀表示,广东在区位、文化包容性以及城市开放度方面要优于不少内陆城市,更应把握住这一优势,瞄准海外人才这一群体,解放思想,优化政策,吸引并留住更多人才,以助力本地产业发展。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