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联手顶尖人才推动转型升级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9-15

  每天,佛山一环车水马龙,来往的车辆搭乘着各类人才从珠三角乃至世界各地来到佛山。近年来,佛山一环周边集聚了佛山国家高新区、乐平智能创新示范区、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等高端载体,初步形成了高端要素的集聚效应。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角度来看,佛山一环也是一个连接外部创新资源的“外环”,是一条创新资源的流通带。借助佛山一环,五区的创新资源和生产要素密切互动和交流,加速了五区经济的融合发展。

  策略释义

  有容乃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环创新圈的特质恰在于分享、共赢,在于打破企业的边界,实现集群网络式创新。这里是占据佛企总量96%以上中小企业的乐园,也是大企业借力广深产学研机构在企业之外孵化科技项目的平台。

  强体:

  西部企业借一环西线实现科创梦

  在海归博士江东看来,未来城市里的混凝土是可以呼吸的。而他的团队要做的,就是要让城市的水泥森林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像海绵一样吸收或释放雨水,一改“热岛效应”对城市居住环境的困扰。2006年,当他把企业设立在佛山西部高明富湾的时候,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把清淤得到的淤泥制成无害、透水的混凝土构件,再造城市的道路、广场和河道,不但可以为城市“热岛”降温,还可以为河岸护坡、防洪。然而,江东的创想与那时人们普遍的想法格格不入。

  在不少城市,人们还习惯把河底的淤泥运到荒郊野外的洼地里填埋。没有开拓市场的渠道,他只得奔走在技术交流会上,却常常遭遇各种各样的“冷遇”。

  2012年前后,在北京沙河公园人工湿地项目的技术方案交流会上,江东作为技术方案提供方和建设方,第一次与身为评审方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展开对话。这直接促成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旗下力合科创集团与江东的合作。江东那家处在佛山版图西南部的企业,开始一路北进,与一环西线北部的力合(佛山)科技园开启亲密接触。他的企业获得了5000万元的注资,并全面对接“清华系统”的研究机构和科技孵化机构。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化工系和环境学院向江东开放了实验室与人才资源,帮助他的团队做更为超前的科研工作。“我现在每隔两周就要跑一次北京。”江东说。

  至此,江东的企业不但通过力合科技园对接了清华大学的科研机构,获得了更清晰的技术指引,而且还通过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合作频频向广东以外的市场推介。2014年,江东踌躇满志地把企业名称变更为了带有清华元素的佛山水木金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现在,56岁的江东把企业总部搬到了力合科技园里,工厂则保留在高明富湾。“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已经走出了广东,开拓到了长三角、福建和内蒙古。”

  探宝:

  一环东线放大广佛产业集群效应

  从佛山一环东线驱车向北,经过平胜大桥,被誉为南海乃至佛山科技企业“黄埔军校”的“瀚天科技城”便映入眼帘。上午9时,众多粤A车牌车主缓缓排队进入南海桂城瀚天科技城园区。

  广东佛山国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项目主管庄志杰和同事一样,是园区从广州赶来上班的创客群体的一部分。庄志杰介绍,公司项目是由邓杏飞博士带头,国盛医学主要践行“精准医疗”模式,利用国际领先的分子诊断技术开展重大疾病检测。

  目前,该公司将研发实验中心放在了瀚天科技城,拥有20多名研发人员。庄志杰说,国盛医学作为南海区“蓝海人才计划”的海外引进团队,拥有国际一流的生物技术研发团队。“高端研发人才要留下来,周边良好的交通区位及生活环境配套是他们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他表示,广佛交通便利,公司很多研发人才都来自广州。在他看来,广佛交通便利,一环更是为车主提供了快速化的交通通道,加速了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通,放大了城市圈集群效应。

  “佛山是制造业大市,生物医药等大健康产业布局能满足公司团队上下游配套的需求。”庄志杰称,佛山还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国盛医学并已经与佛山的医院、院校开展产学研的对接合作。同时,以佛山为中心,国盛医学的产业链协同在广佛两地展开,从技术研发、仪器生产、检测和科研服务等方面全面布局。在顺德广东工业设计城,该公司成立了设备耗材研发中心;广州国际生物岛则是国盛医学产品运营中心所在地;同时,该公司还在广州成立了第三方临床检验中心。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