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探索食品工业发展与短板补齐路径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08-12

  济南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闫世春告诉记者,济南基本没有较大规模的冷食加工企业,焙烤食品的品牌影响力很小。除维尔康食品外,济南肉食创新能力很弱,休闲食品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济南有清照文化,但没有高文化品位的女士酒。食品包装机械处于较低水平,除膨化食品设备外,高精尖的设备很少。

  济南食品工业结构不够合理,特色食品、名牌食品少,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食品少,食品的短板十分明显,这些短板也是食品创新的重大课题。

  食品工业发展与短板补齐需要企业与院校共同发力,这是食品工业转型升级赋予企业家与专家的共同责任。

  行业协会牵头

  强势推动产学研合作

  济南市食品工业协会提出强势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理念,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食品专家专业委员会和专家库,对各地市食品工业协会起到了示范作用,并与济南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举办了八届产学研合作会议并取得丰硕成果。截止到2015年,济南市食协企业建立省市技术中心18家,20余所大学院所在企业建立了35处产学研基地,22家企业聘任18名高校专家任企业技术顾问。

  已研发的主要项目有齐鲁三宝脱脂猪肉、龙翔树莓、大三惠玫瑰食品、元福堂养生食品等几十项新成果,科技真正成为推动食品工业转型升级的原动力。

  科技创新为原动力

  实现食业转型升级

  闫世春表示,济南食品产业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原动力,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产品品质升级、品牌建设和产业规模新发展。以齐鲁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崔波院长为代表的驻济大学已实现产学研专利技术成果转化近30亿元,显著提升了济南食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以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史建国、刘可春、刘昌衡、杜方岭等专家强势推动的海洋食品和特产食品产业化,初步形成20亿元的产出。

  济南佳宝乳业从高温奶为主体转化升级以低温奶为主体,跳出了高温奶低价位恶性竞争,成为领跑者;白酒产品通过与院校专家合作,趵突泉酒业公司生产出39.8度兼香型白酒新品种,百脉泉酒业公司生产出40度浓香白酒新品种;常生源食品公司开发出海参肽保健酒、冲泡海参;鲁宝源公司开发出鲜海参条等实用型专利技术;民天食品公司生产出新型高强面粉和精品花生油,填补了多年来有粮无油的历史;山东益豪食品公司开发生产出不同性能的油脂食品,填补了济南油脂食品空白;维尔康食品公司开发出无淀粉肉肠新品种,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业内专家指出,济南市食品工业要实现大发展、大突破就必须充分发挥济南区位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持续科技创新。要把阿胶、泉水螺旋藻、乳制品、白酒、海洋食品、肉制品、矿泉水、玫瑰食品等地标性原产地食品作为重点,加大扶持指导,结合济南食品工业发展规划和目前存在的短板,食协、院校、企业形成合力来实现济南市食品工业新一轮创新发展转型升级。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