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2016年上半年河南省就业形势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河南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主要就业指标完成好于预期。
主要就业指标超额完成
1至6月份,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3.15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73.15%;失业人员再就业25.0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68万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71.63%、72.33%。
“以上数据显示,上半年,河南省就业形势与经济形势基本吻合,主要就业指标完成超过七成。”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刘培峰分析,这得益于我省经济运行基本面保持稳定,积极因素持续孕育积累,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对就业起着较强的拉动和促进作用。
从三产吸纳就业情况看,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前6个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3.15万人中,有50.91万人在第三产业就业,占比高达69.6%。
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为各类就业群体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上半年,全省新登记各类企业47.48万个,同比增长17.4%,其中个体工商户34.48万个,同比增长13.6%,带动就业230多万人。全省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正逐步显现。
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增多
截至6月底,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3万人、开展农民工培训39万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88.33%、65%。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2867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700万人,占59.3%;省外转移1167万人,占40.7%,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呈持续增长态势。
上半年,河南省有47.8万农村劳动力在省内就业,占新增转移就业总数的90.2%。其中,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务工的分别为7.17万人、19.12万人、21.51万人,分别占比15%、40%、45%左右。
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上半年,全省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19万个,同比增长23.8%,带动就业3.4万人;1至5月份,全省新建乡镇级电商服务站41个、村级服务点954个、新增网店3083个,从业人员1.3万人。截至目前,河南省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2.8万个,从业人员近40万人;汝州市、光山县等17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已建成各类网店1.56万个,从业人员达4.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