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横琴自贸区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等机遇,标志着珠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面对新时代,珠海又将以何种姿态迎接新的挑战?近段时间来,市委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流毒影响的同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出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一场“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升”活动。这个活动,既是对过去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的梳理,更是对未来的谋划。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重整行装,焕发精神,切实研究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重大问题,从而迅速壮大珠海的能级量级,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特区“二次创业”再创辉煌。
城市定位:
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城市定位是一个城市根据自身条件及其动态变化,在全面分析城市发展重大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复合效应基础上,科学地筛选城市地位、合理确定城市发展战略的过程,从而引领自身发展的目标。珠海1979年撤县建市,1980年设立特区,作为一个拥有特区立法权和较大市立法权的城市,曾为促进全国改革开放提供了不少经验,发挥了“试验田”和“窗口”作用。40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先后提出了大搞机场、港口、铁路和大桥等基础规划工程战略、以港兴市战略、工业立市战略、科教兴市战略、旅游旺市战略、产业振兴战略、城市拓展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等等,这些战略在不同时期进行了不断的微调和不断的摇摆。相对而言,这些举措在一个时期内或许是可行的,问题在于受多方因素的制约,时左时右,未能有机衔接,没有确立起一个宏观的现实的合理的综合定位,造成了今日珠海生态环境虽然在国内首屈一指,但经济总量在广东占比很小的尴尬局面。追根溯源,珠海更多的是要考虑城市位置和城市使命,建设一个具有实力又有活力、更有魅力的城市。今天,中央和省委赋予珠海建设广东省副中心、珠江西岸核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城市的使命和重任,这个目标既是地理位置使然,又是现实选择、形势发展需要。目标既定,就要静下心来,认真总结珠海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调整制定珠海近期、中期以至远期战略布局。在“二次创业”中要重整行装,振作精神,少些坐而论道,多些身体力行。对标广州、深圳,咬定青山,持之以恒,全力建设可以媲美广州、深圳,又与广州、深圳不一样的具有珠海特色的精而强、精而美的湾区城市。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