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深圳市人才研修院,青山绿水,静谧而美丽。在这个全国首家人才研修院裡,已经举办了人才研修班20期,研修活动超过100场,吸引了逾2100人次的高层次人才参加。寸土寸金的深圳湾畔,77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园裡,人才功勛墙、人才星光大道、人才驿站等每天都吸引不少人才和市民前来。这个全国首个以“人才”命名的公园,既是服务人才的“贴心站”“加油站”,更激发市民成长成才的“对标”意识。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人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环境的竞争。
人才研修院、人才公园,只是深圳着力在营造尊才爱才重才的人才环境上下苦功的缩影。如今,深圳正在人才政策、服务、环境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为创新人才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打破权力“围城”激发创新人才活力
不拒众流,方成江海。深圳一直在制定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上砥砺前行。从高层次专业人才“1+6”政策,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孔雀计划”,再到“81条”人才新政、“十大人才工程”和人才工作条例,人才政策的“四梁八柱”不断完善健全。
5月15日,《关于加强党对新时代人才工作全面领导进一步落实党管人才塬则的意见》《关于实施“鹏城英才计划”的意见》《关于实施“鹏城孔雀计划”的意见》,获深圳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新一轮人才新政唿之欲出。据透露,着眼“高精尖缺”、坚持需求导向,突出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才相结合,赋予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是此轮人才新政的突出特点和亮点。
人才的竞争,关键是体制机制的竞争。深圳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创新人才的创造活力。打破权力“围城”,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吸引企业创新人才兼职,下放差旅费、会议费管理权限,赋予高校、科研院所更大的经费管理自主权﹔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在高校、医院开展“去编制化管理”试点﹔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把社会化职称评定职能全部下放给具备条件的行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