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东莞各医院的高层次人才都将迎来一次特殊的面谈,来自东莞市卫生和计生局的领导将分批到全市所有医院了解他们的需求、建议。10月24日,东莞市卫生和计生局局长叶向阳在人民医院召开的座谈会上表示,除了“尊重人才,走进人才”的具体行动外,市里将尽快制定并出台相应政策,“三管齐下”最大限度稳住人才队伍,同步加强培养和引进,以最大力度向副高以上专业人才倾斜,用好专业技术人才。
临床医生严重紧缺
“东莞产科压力几乎都压在了东莞市人民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东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黄素然介绍,2016年1-7月,东莞市人民医院的分娩量和市保健院的分娩量分别排在全市第一位和第二位,且与省内其他医院拉开了明显的差距。
然而,让黄素然很无奈的是,面对庞大的分娩量,全市产科医生却严重紧缺。“有的医院因为产科人手紧缺,年近50岁的科室主任也得上一线;而有的医院实在是人员太少,干脆就把妇科和产科合并了。”黄素然说,就在座谈会的当天,她还接到电话,有医院向她打报告,产科实在是没人了,得赶紧想办法。
东莞市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谢玉环指出,由于二胎开放,社会需求大了,但从事这项工作的医生却少了,科室所有临床医生都在高负荷运转中,但仍难以满足医院和患者对人才的需求。现场也有医生指出,其所在的科室,医护人员每天从早上7时工作到晚上7时,都非常辛苦。
骨干人才流失严重
“人员很不稳定。”东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刘捷安道出东莞医疗系统人才引留的尴尬境地。医护人员紧张,一方面是因为人才的招聘难,另一方面,骨干人才流失相当严重。
“近几年来,受大环境影响,医院招聘很是艰难,通常只有东莞籍生源愿意来。”谢玉环说,通常情况下,年轻医生羽翼未丰,相对较稳定;但成长起来的高级人才常常流往深圳等地。“常平最近两年走了10个,塘厦最近一年走了4个……”黄素然用数据来说明东莞产科医生近两年来的严重流失情况。
东莞地处广深两个医疗高地中间,薪资待遇、医疗水平、创新基础等各方面条件均比不上广深,待遇方面甚至低于佛山和韶关等,在珠三角城市中没有竞争力。东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邹玉坚说,东莞的硬件设备不如广深;待遇跟其他珠三角城市,甚至内地相比,也已经没有吸引力。据他所知,从东莞流失的医生,有的选择韶关和梅县的。
据黄素然了解的情况,酬劳、医患关系、社保问题等等,都是医生选择离开东莞的原因。
“稳、育、引”三管齐下
东莞临床医护人员目前多处在高负荷运转中,问题如何破?东莞医疗系统高层次人才纷纷建言,希望出台相应政策,调整考核机制,以加强学科建设、打造学科品牌、搭建国际技术交流平台、提高人才待遇等方式,提升东莞医疗系统的吸引力。
对此,叶向阳给予了正面回应。他说,东莞非常重视医疗卫生工作。不过,东莞卫生系统高级人才占比在广东省都是严重偏低的,如2015年东莞卫生系统流出副高以上人才超过70名,主要流向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处在广深两大医疗高地中间,东莞要如何加强自身的实力,避免成为医疗洼地,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接下来,东莞将调整医疗机构结构性问题,解决资源不平衡问题。叶向阳表示,分片区座谈会后,市里将会出台相关措施,保障人才福利;卫生系统也将出台一些力所能及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卫生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最大限度稳住人才,同步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三管齐下。叶向阳提出,各级单位和医院也要出台相应措施,分头分工,包干落实责任,以最大力度向副高以上专业人才倾斜,并做好对人才的引进和培育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