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举行首届区块链产业与企业家国际峰会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12-14

  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共同主办的首届区块链产业与企业家国际峰会在福州举办,国内外区块链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到场展开高峰对话,吸引了700多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家参会。

  峰会上,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C.Prescott)作为福建省区块链协会首席科学家顾问应邀做主旨演讲《全球经济与东方崛起》。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相当乐观,他认为,东方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0%,而人均所得仅为西方国家的20%,因此相比于西方国家,中国等东方国家更有发展的空间。只要中国不断完善经济制度,尤其是法律和监管方面的制度,中国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并会成为一个富有的先进工业化国家。

  与会专家认为,区块链技术是价值互联网的底层技术。从技术经济学或技术社会学的角度看,区块链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基础设施。

  以福州为例,福州提出“数字福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要加快培育区块链新兴产业,目前还谋划建设区块链经济综合实验区。

  当天,福建区域产业+区块链实验室启动,并宣布成立东湖区块链创新中心,为福建区块链产业再添一处孵化基地。

  据了解,目前,区块链在金融、医疗、工业、能源等行业已经开始应用,但仍缺少能够改变影响整个社会的重量级应用。华为云副总裁廖振钦表示,当前社会上对区块链宣传炒作的多、集资创新的多,但真正静下心来研究技术与应用场景落地的太少。“区块链并非万能药,只适合于有限的场景。现阶段区块链适合的场景有三个特征:第一,存在去中心化、多方参与和写入数据的应用;第二,对数据真实性要求高的场景;第三,初始情况下相互不信任的多个参与者建立分布式信任的需求。”

  有区块链基础设施,如何构建可信世界?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博士、分布式算法专家戴卫国认为,从现实的物理世界到传统信息世界到可信世界,要经历的过程就是将物理世界的信息、传统信息世界的信息都放到可信世界中间,把关键业务和数据上链,同时要与传统互联网及线下形成信用反馈闭环。“只有可信世界中的信息越来越多,应用才会越来越多,才能实现真正的可信社会,最终才会有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数字生命。”

  “区块链技术成熟仍需时日。”北大创业孵化器区块链创业导师袁煜明认为,当年大家觉得互联网应用只能是写邮件、聊QQ、看门户网站,不可想象可以运用互联网叫车、骑自行车、叫外卖,所以区块链技术在实体经济的落地和应用前景一定会被看好。”

  针对区块链的高通量技术问题,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副主任孙毅提出几点思考:第一,研发高通量的区块链技术,需要软硬件结合;第二,研发高通量的区块链技术,需要信息领域内部区块链和其他的学科结合,如将人工智能引入到区块链系统,或许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第三,研发高通量的区块链技术,需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