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流的学生、汇聚学术精英、产生原创成果、具有国际声誉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等是国际上公认的一流大学评价标准 ◇一流大学应具备“从0到1”的原创能力 ◇本科人才培养,是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管理能力以及综合实力等各方面的集中体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第一使命是培养一流人才
“国内外每所大学实现一流建设的路径都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都要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双一流’大学、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日前,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时说,“从2018年起,川大每年专门从‘双一流’高校建设经费中划拨2亿~3亿元实施‘双百人才工程’,就是要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打好基础。” 李言荣表示,川大作为“双一流”建设西部重镇,将秉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校训精神,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办学,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流大学应具备 “从0到1”的原创能力 《瞭望》:四川大学素有“西部第一学府”的美誉,在你心目中,四川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特点? 李言荣:四川大学创办于1896年,是历史超过120年的中国六所高校之一。 清朝末年,四川大学的前身四川中西学堂在洋务派人士兴起的创办新式学堂浪潮中应运而生,当时提出的办学宗旨是“培植人才,讲求实学,博通时务”,培养“通达时务之才”。 在123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思想解放,领风气之先,肩负起高水平大学支撑和服务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使命。在我国高等教育并校改革中,四川大学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学校。 1994年四川大学与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开创中国高校“强强合并”之先河,开启了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学科建设和内涵发展的道路。2000年又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被称为“我国高校体制改革的先锋”。如今,川大已成为一所文理工医学科齐全、规模较大的研究型综合大学。学校有68个一级学科,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类一级学科16个,在全国2800多所全日制本科院校中排名第9位,位居国内高校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