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开放合作迎机遇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9-18

  四川是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纽带与核心腹地,我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新态势正在加快形成。作为此次2019第十届C21论坛举办地的南充也希望,能通过这次论坛,汲取养分,补齐短板,编制出更科学的城市发展新方案,早日建成“成渝第二城”,争创我省经济副中心。

  南充市市长吴群刚:

  抓好“三个对接”融入“一带一路”

  抓好交通对接,促进设施联通;抓好产业对接,促进贸易畅通;抓好人文对接,促进民心相通。

  南充如何借力“一带一路”机遇,实现大城崛起?9月17日下午,在第十届C21论坛上,南充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群刚在《共建“一带一路”,助力大城崛起》主题演讲中,道出了南充的想法和做法:扎实抓好“三个对接”,推动南充更好融入“一带一路”,努力打造对外开放升级版。

  吴群刚介绍,南充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有3000多年的丝绸历史。西汉时,南充丝绸就已成为了朝廷供品。多年来,南充丝绸接道南方丝绸之路,远销缅甸、印度、中东、非洲等地,名扬海外。回溯历史,南充千百年前就与“一带一路”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南充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的主动作为,更是重拾绸都荣光,实现大城梦想的科学决策。

  吴群刚表示,南充将扎实抓好三个对接,推动南充更好融入“一带一路”,努力打造对外开放升级版。

  一是抓好交通对接,促进设施联通。南充将抢抓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大机遇,对接落实四川综合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推动南充北上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西进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圈,东出融入长江经济带。

  二是抓好产业对接,促进贸易畅通。平台共建上,以南充经开区、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南充现代物流园等重点园区为载体,积极建设对外开放窗口,高质量推进四川自贸区南充协同区建设,申建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产业互补上,加快构建“5+5”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丝纺服装、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等领域的合作,支持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质产品走出去、引进来。服务保障上,大力推动多式联运和通关便利化,积极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着力降低通关成本,增强通关能力,切实提升外贸进出口监管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是抓好人文对接,促进民心相通。继续推进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友城结好工作,促进人文旅深度融合,不断推动人文交流,在深度和广度上取得更大、更好的成效。人才方面,大力实施嘉陵江英才工程,加强对外人才交流与合作,围绕重点行业、重点技术领域和优势产业发展,积极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文化方面,全力擦亮将帅故里红色文化、历史名城三国文化、中国绸都丝绸文化,印象嘉陵生态文化,世界古城春节文化等名片,同时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来南充观光、休闲度假。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