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促进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11-12

  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系列决策部署,根据《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成委发〔2018〕22号)精神和《中共成都市委办公厅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的通知》(成委办〔2018〕27号)要求,结合实际,现就促进全市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目标

  坚持“产业结构优、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质量效益好、发展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态圈。到2020年,全市装备制造产业规模达到8000亿元,培育营收300亿元以上企业4家、100亿元以上企业8家、10亿元以上企业40家,以及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10个以上示范引领强、特色优势突出、配套功能完善的产业功能区。到2022年,力争产业规模达到10000亿元,将成都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二、发展重点

  (一)航空装备。抢抓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和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的机遇,围绕航空经济发展,重点支持通用飞机、航空大部件和航空发动机等研制,促进航空维修集群发展,打造全球知名的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

  1.打造国内领先的通航产业示范区。全力推进通航机场和起降点建设,积极拓展低空旅游航线,探索应急救援、短途运输、警务飞行等公共服务,鼓励开展飞机融资租赁。支持引进国外成熟的固定翼飞机、直升机生产线,持续提升机头、机身等飞机大部件研制水平,支持优势企业积极抢占全球市场份额。突破航电系统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形成一批适航取证的自主核心航电产品,进入三大主机厂(波音公司、空中客车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供应商名录。推动无人机制造、飞控、任务系统等关键技术突破和示范应用,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无人机监管机制,高标准建设培训试飞基地,培育“无人机+”应用市场。

  2.打造国际知名的航空发动机研制基地。主动对接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大推力高性能发动机自主研制进程,支持以活塞发动机为代表的中小推力航空发动机研制,鼓励引进国外成熟的整机和关键零部件生产线。持续推进航空发动机单晶涡轮叶片、钛合金整体叶盘、空心或复合材料宽弦风扇叶片等关键零部件研制突破。全力支持中国航发成都制造技术研究中心提能拓域,争取更多高含金量的国际业务份额,提升在全球航空发动机供应链中的层级。

  3.打造国际先进的“一站式”航空综合保障基地。重点提升民用整机、航空发动机和航空部附件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综合维修能力,支持国内外主力航空公司在蓉设立综合保障基地,吸引其他航空公司维修业务外包,拓展境内跨区域业务及国际转包业务市场。大力支持维修能力提升,鼓励取得CAAC、EASA、FAA等国际维修资质,引导零部件配套企业在蓉集聚发展,拓展地面培训、改装升级、客改货和飞机回收等市场。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