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崛起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11-12

  11月2日~4日,生物界国家级盛会——首届生物技术创新大会(简称“大会”)在成都高新区盛大召开。10余位院士、200余位重磅专家、2000多位专家学者、10余家世界500强跨国药企、100余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汇聚于此,共话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发展。

  大会为何选择成都高新区?事实上,这是产业吸引力的一次“验证”。对于成都、成都高新区而言,此次大会意味着,成都站上中国生物技术版图上的重要一极,参与构建全球产业链。借力大会,成都高新区将搭建平台、汇聚资源,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功能区能级跃升。

  生物产业战略地位突出

  在许多经济学家眼里,生物医药产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从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正处于生物医药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的开始阶段,预计2020年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并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认为,当前生物技术在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现代生物技术的一系列重要进展和重大突破正在加速向应用领域渗透,在革命性地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环境、资源、健康等重大问题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前景。

  曹雪涛表示,国家出台了系列的政策规划,把生物产业和生物技术作为发展性的战略性的一个新兴产业,作为一个主攻方向,在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张新民介绍,为把握生物技术变革性战略机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国家通过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渠道,加大对生物技术的创新投入。

  张新民表示,中国生物技术发展迅速,在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纳米生物、成像技术等多个领域实现了突破。

  “我们国家的医药市场正处在一个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所以新药创制将成为我们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心。”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松表示,新药创制核心的使命和担当就是要在让人民有获得感,同时在经济发展这些方面形成核心能力。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首届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应运而生。大会成立了学术指导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成员包括21位院士和45位顶尖专家。还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学敏、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松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进行主题报告。

  23场分会中的16场分论坛,涵盖了生物技术的最新前沿和未来趋势,包括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创新药物研发、体外诊断、干细胞及转化研究到国家临床医学研究、生物样本库等多个生物技术的重大领域。

  不仅如此,本次大会发布了《2019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2019中国临床医学研究发展报告》和《2019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报告》三大报告,公布2019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

  生物界众多大咖的出席和重磅报告的发布显示了这次大会的层次高端,堪称国家级生物技术盛会。而大会选择在成都高新区举行,也展示了成都高新区在中国生物版图中的地位,以及中国生物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