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让创新成为发展主动力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1-22

  省党代会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了60多次,并以“只争朝夕”“快马加鞭”来突出创新的紧迫感。推动“大创新”,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成为苏州代表们的话题聚焦点。从哪些方面创新、怎样支持创新、如何营造创新氛围,几位苏州代表很有想法。

  “创新是企业生存的第一法则。”曹勇代表是苏州东南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创新。“列车高速飞驰,依靠的是一块特殊的滑板。”曹勇说,这块滑板叫受电弓碳滑板,它是给高速列车提供电流的关键部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列车的供电情况及运行安全性能。曹勇带领的技术研发团队从原材料做起,坚持自主研发,在受电弓碳滑板等碳制品领域已拥有话语权。曹勇坦言,企业刚开始连亏五年,每天看着一批批产品因各种缺陷而报废,每天就要损失几十万元。“既然选择要从源头上开始创新,就一定要坚定信念。过程是痛苦的,结果一定充满惊喜。”经过多年攻关,东南新材料公司掌握的多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欧美竞争对手也找上门来寻求合作。曹勇说,中小微企业聚力创新,就是聚焦特色,把优势项目做到最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科技企业的创新越来越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冯恂代表说,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是当前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途径。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协同发展,有利于释放巨大的创新潜力、进一步提高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作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规划师,冯恂十分关注金融机构如何创新手段来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释放创新活力,为政府和企业打通和打造健

  康有效的“资金链”。冯恂介绍,

  东吴证券今年发行全国首批冠名“创新创业”公司债,助力“双创”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还通过产业基金、新三板挂牌、跨境投融资等途径为科技型、成长型企业提供多层次的资本支持。冯恂表示,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如果实体经济是主战场,各类企业是主力军,那资本市场就是发动机。金融服务与地方政府、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必将会产生叠加效应,真正实现大创新、大发展。

  当前苏州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推进创新发展,迫切需要在苏高校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代表说,苏州大学7个学科进入全球学科排名前1%,已经完成了从教学型向研究型大学转型,服务苏州创新发展具备了更好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始终坚持创新在苏大、创业在苏州的理念,加快推进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地将自身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办学潜能释放出来,力求取得更多原始性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王卓君说,目前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集聚了一大批创新创业企业,很多研究成果在这里转化。未来,苏州大学将进一步深化高校学科链与苏州产业链对接融合,以优势学科集群推动培育高端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把自身的知识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创新能力优势和公共服务优势等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当好苏州发展的智力库和思想库、高层次人才的“汇聚区”和“输出源”,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