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外资著称的苏州,民营经济可否与无锡常州一战?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之初,苏州的经济底子并不好,像古城以前都是限制开发的,昆山等地原来也是穷得叮当响。苏南民企那波潮流是无锡常州引领的,海澜之家和红豆集团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都是无锡的。
无锡
苏州工业园区是苏州的转折点,现在微软也来了,但问题是,苏州的这些企业产权不是中国人的,尤其是十年前风靡一时的苏州电子厂。中国人,尤其是苏州人拿到的利润并不多,GDP虽强,但不富。这一点无锡常州要强不少,外资比例要比苏州低得多。以昆山和江阴做对比,GDP大致持平,江阴人都是自己的企业,昆山人都是外企,肯定是江阴人有钱……
这一观点太想当然了,对苏州的看法很浅薄,许多人以为苏州只有外企,这种看法根本就是错的。苏州自己的民营企业一直很活跃,也很强大。比如张家港的沙钢集团,就是实力雄厚的私营钢企。
苏州
不要忘了江南是中华资本主义萌芽的地方,历代民间人士经济科技活动就很活跃。苏州也不是只有个园区和昆山,苏州有五区四县,每个都实力雄厚。更何况园区、昆山的企业和财产也不都是日台新的,里面有大量属于国人自有的知识产权规模型企业。
以外资著称的苏州,民营经济并不比无锡常州弱,这一问题是典型的外资妖魔论,其实退一万步讲,不管外资民资还是国资,都不能想当然的区分做道德评判。外资来了,就业机会多,本地裙带关系少,反而能够做一些创新企业和服务业,事实上苏州可发挥的潜力远大于无锡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