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全面铺开发展高端制造业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08-18

  8月17日,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宣布,佛山将以全力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重大战略,抢先谋划第二个“一百年”目标,计划到2049年,率先建成国内一流制造业创新体系,制造业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制造强国水平。

  佛山“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战略一经公布,当即在三水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三水在佛山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过程中,有何优势和短板,又当如何作为?本期“观察眼”特向多家三水知名企业约写评论,就涉及制造业创新的多个核心问题,为三水建言献策。

  最近,佛山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宣布,佛山全力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计划到2049年,率先建成国内一流制造业创新体系,制造业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制造强国水平。

  对此,我们企业家感到非常高兴,希望借着佛山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东风,抓住制造业创新的发展机遇。

  但是,应该看到目前佛山制造业在创新方面存在不足。整体来看,佛山制造业比较传统,缺乏高端制造业,而东莞、惠州等后起之秀,在高端制造业方面正在追赶佛山。

  佛山五区的制造业发展也不平衡,顺德的美的集团在高端制造业发展上起到了引领作用,但三水等区域还是以铝型材、陶瓷等传统产业为主。我认为要以美的为榜样,在佛山全面铺开发展高端制造业。

  接下来,佛山要发展高端制造业,关键还是人才团队引进。如果不解决人才问题、产学研平台问题,制造业创新就无法落地。

  那么,作为三水的本土企业,我们要如何让创新更接地气呢?为响应佛山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三水制造业创新又应在哪些方面精准发力?

  我认为,产学研合作平台是制造业创新的一条途径,借助高校创新资源的支持,推动科技研发成果产业化。

  比如大家所熟知的美国硅谷与斯坦福大学之间的故事。斯坦福大学聚集了大量高科技人才,造就了硅谷的半导体产业等高科技产业,而硅谷的一批高科技公司,也成就了美国新经济的半壁江山。正是高校蕴藏的智力资源、高科技人才的研发能力,推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互动,激活了产业的变革与发展。

  目前,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面临着通讯领域5g时代到来的挑战,这就需要企业培养、引进先进人才,联合各地高校资源,加快产品的研发和创新。

  在电子通讯行业,盛路通信拥有较先进的仪器仪表设备和实验室,具备建立平台的条件。如果可以的话,在政府规划支持下,盛路通信非常乐意支持三水的电子信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搭建产学研平台。

  我们已经成立了一个以博士、硕士为主的团队,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电子通讯领域的合作。另外,盛路通信正加紧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校领导、博士生导师商讨产学研平台的建设。

  同时,我们还成立了一个刚从上海学习归来的6人技术研发团体,其中2人为瑞典哥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硕士,该校的电子通讯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该研发团体主攻5g通信技术开发。今年,我们还投了1000多万元,逐步实现通信天线产品的全自动化生产,包括购买了6台工业机器人。

  除了盛路通信所处的电子信息产业,三水还有食品饮料、铝型材、陶瓷、先进装备等主导产业。但是,目前一些企业的研发中心没有布局在三水。究其原因,部分就是因为三水缺乏研发资源、人才、氛围等。

  要改变这一局面,可以从三水的优势产业入手,以龙头企业牵头建设研发平台。比如,西南街道可以依托某一拔尖的食品饮料企业,建立食品饮料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三水的铝材企业较多,有一定集聚优势。政府、企业、高校可以联手搭建一个金属材料的产学研平台。企业把技术研发、生产难题反馈给高校,高校针对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把研发成果产业化,提升企业的技术含量,形成互利关系。另外,三水新城可以考虑以科技服务业为中心建立产学研平台。

  总的来说,在佛山市政府整体部署规划下,三水应根据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打造学校、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产学研创新平台,培养、引进高科技人才,支撑三水制造业创新发展,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宝贵的人力资源。

  此外,广东的高等教育水平和经济水平不相称,是人才问题的源头。教育是一项长期投入的事业,需要10—20年的培育才能对地方发展产生看得见的效益。佛山提出的是到2049年的长远目标,足以在教育领域做出成效。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