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自救|资深猎头手把手教你"挖墙脚"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2-08

  2月14日马上要到了,目测前方有一大波狗粮正在袭来。送上情人节自救指南——猎头老司机手把手教你“挖墙脚”。

  是什么让你从一个人的身边去到另一个人的身边?是什么让你离开一群人的身边走近另一群人?

  无论何时,做出这个决定通常意味着从纠结到怀疑、从冲动到回望,从挣扎到接受的情绪翻涌。

  从步入社会开始,工作几乎占据了一个人的大半生,决定跳槽那一分那一秒,是人生为数不多的决定性瞬间之一。

  而埃摩森猎头的工作就是帮人“挖墙脚”。一个人一年能经历几段感情?一个人一年能换几次跑道?而猎头天天都在帮人“挖墙脚”。

  猎头“挖墙脚”,绝不仅仅是信息中转那么简单。可能你本来无意跳槽,却对机会动了心;可能你本想接受A公司的offer,最后却去了B公司报到。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多少人在将就,却懒得改变

  金三银四,是埃摩森猎头的业务繁忙期。一个资深猎头,在跟你聊过之后,能告诉你在10个机会中,哪一个或哪几最适合你,能告诉你一些你看不到的东西。

  曾有一家外籍电子公司要挖一个区域销售经理,目标人选原本兴趣不大。但猎头不断地跟候选人聊,聊他的老板、文化风格,聊人选在目前公司4年的发展历程和潜力,一边观察他的反应。到最后,他好像更感兴趣了一些,但仍然是观望态度。

  “你觉得接下来2-3年内你还有上升空间吗?”猎头将这个问题抛了出来。

  “有总经理和销售总监在,他们不动我就上不去。”目标人选考虑之后说。

  “现在有一个升职的机会摆在你面前,你是否愿意跟这位老板见见面?”

  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现在的工作“还行”,但少了点什么?他可能未必有时间去想明白,未必能下定决心去改变,猎头可以帮他做到。

  要求几十万,少几百都不行

  资深的埃摩森猎头“挖墙脚”,不会劈头就问候选人要不要换工作,而是会了解他现在的想法,愿意考虑什么样的机会,对哪些公司不感兴趣,以及背后的原因。

  了解清楚了,才会告诉他:我手上有这些机会,有你感兴趣的吗?

  也有候选人是挖不动的,那就只能继续联系,直到有合适的机会出现。猎头一年要接触成百上千位新的候选人,平均一个月挖动1-2个已经是不错的水平了。

  也就是说,猎头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在跟候选人互动,了解候选人公司的变化、行业的走势、个人的想法,以及需求量大的岗位,然后帮助客户去找到匹配这些岗位的人。

  也有的候选人不太好合作,给猎头的工作带来挑战;还有人要求几十万的薪资,少了几百块都挖不动,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事关尊严。

  被拒绝的多了,就成了行家

  几年前,埃摩森猎头隔着电话都能感觉到候选人接电话的狂喜——“竟然有猎头给我打电话了!”被猎是一种肯定,一种身价。

  现在,企业对猎头服务的需求增多了,全国活跃着数万家猎头公司。多数HR更愿意拿出一笔预算,请猎头来招聘中高端岗位。

  猎头多了,候选人接触到的猎头也就多了。做猎头,意外和被拒绝每天都在上演。有的候选人接受了offer,却在最后的关头拒绝上岗;有的候选人前一天还说不考虑某个机会,推荐了其他人了又打电话来,说改变主意了。

  能在猎头行业坚持5年的人,抗压能力会得到极大程度的锻炼。哪怕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了,你也能淡然地吃早餐,晨练,该干啥干啥,然后拨通通讯录里某个重要的电话。

  电话通了,不代表事情就成了。猎头要揣摩对话者的心思,猜测他背后的动机。就连发最新简历的时间这种细节,都可能有不同的含义。8点发的,可能比较空闲;10点发的,可能才刚刚加完班或者应酬完;12点发的,可能是工作狂,也可能是临睡才想起来……

  候选人不可能每个月都跳槽,都猎头每天都在帮人跳槽。被拒绝的次数多了,也就变成了行家。

  相比话语,行为更有说服力

  猎头“挖墙脚”是个技术活。不仅要知道公司架构、企业规模、汇报给谁,还要了解职位要求的背景、风格,很多信息HR可能会忽略,埃摩森猎头都要考虑到。

  跟候选人聊过之后,要判断哪些候选人是匹配的,简历的哪部分可能有水分,背后有什么信息是隐藏起来的。

  简历造假说起来不是小事,但这种情况普遍存在。有人说不看重钱,看重机会,但你给他几个机会选,明显发现他只选钱更多的机会。

  什么样的公司算是有发展潜力?什么样的候选人算得上形象好、气质佳?类似的模糊表达有很多。猎头的工作,就是精准界定需求,并找到合适人选,调查人选情况,最终达成合作。

  不是每个人都真正了解自己

  有的候选人擅长管理,技术方面没有天赋;有的人擅长市场营销,公关策划没有优势。但他们未必有机会看清。猎头就是要帮助候选人了解自己的长板短板,做出合适的选择。

  有的可能在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有的人则把时间花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上。做不擅长的事情,压力大出不了成就;做擅长的事情,缺乏挑战,是大部分人的现状。

  有候选人希望猎头帮忙推荐一个技术岗,但经过接触,猎头了解到他早先在一家物流公司跟大量的人负责配送事务,后来在电商公司负责物流,人际关系复杂,觉得心累,想做技术岗。可他看问题的角度都是从管理视角,比如“如何控制成本?”、“如何凝聚团队?”而不是“什么方法可以避免问题出现?”。

  猎头要做的,就是深入了解候选人,并把擅长管理的人推荐给管理岗,擅长技术的人推荐给技术岗。

  问题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的答案

  人是动态的,想法也在变。对猎头来说,关键的环节要反复核实候选人的动机和想法。

  比如第一次问一个候选人想跳槽的原因,他可能会说跟老板风格不搭,问他看新机会最关注什么点,他可能会说别的因素。猎头就只能在不同的时机,问他同样的问题,如果答案有变化,就说明需要新的应对策略了。

  有的候选人说跳槽原因是公司离住处太远,猎头给他推荐一个离住处近的机会,他却最后turn down了,原因是老板承诺给他涨薪、给他股份,他考虑之后决定搬到公司附近去住。离家远是根本的原因吗?

  一般来说,候选人跳槽排名前三的原因分别是:发展空间、公司(行业)前景和薪酬待遇。不过这两年,随着千禧一代步入职场主导地位,Work and Balance的比重在上升,创业失败的候选人找机会的情况在增多。

  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墙脚挖不倒,老猎头只能帮到这了。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