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电器的创始人被成大家称为“经营之神”。他在用人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以将其总结为:糊涂用人智慧——70%原则。正式由于其对用人的成功,才有了今天的成就。那么,松下之助先生的人才标准如何呢?
一、70%原则聘用人才
松下先生对70分左右的人才较为偏好。在创业之初,公司的名气还不够大,只能够接收别人不要的职员。松下先生认为,他的事业迅速成长,是因为那些次级人才一手建造出来的成果。其实,“70份人才”尤其独特的优势。
第一,他们一般很容易融入团队
那种顶尖人才,高高在上,在做事时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看不起下面的人,听不进去下面人的意见,于是常常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团队中。而“70分人才”就不一样了。他们常常喜欢思考自己的不足,希望借助团队的力量使自己成长,使自己能够很好地完成上司安排的任务。所以他们能够很好地融入团队。
第二,他们有追逐“顶尖”者的动力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许多顶尖人才往往都在孤独求败,全靠自我约束寻找前进的动力的时候,“70分人才”正在以其为目标,苦苦地追赶,他们往往有一种向顶尖者看齐的心理,这种明确的目标和心理就会产生出强大的动力,去达到顶峰。就象马拉松比赛一样,跑在第一位的选手前面漫漫长路,空无一人,于是他常常回头,看看后面的人在哪里。而第二位的选手就不一样了,他们眼睛死死地盯着第一名,而且还可以在第一名后面避一避风,看到时机成熟,一下超越之。
第三,他们心存感激,更加忠诚于公司
作为老板常常有这样的感觉,顶尖人才常常会抱怨工作的不合适,将其培养成高层管理者,他似乎不感激公司,反而认为其是应该得到的。而70分左右的人才则不痛,他们认为自身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与上司的器重以及公司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因此他们心存感激,更加忠诚于公司,这就是为什么中型民营企业老板,在招聘时,往往会放弃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而选择一个大专生。他表示,我想将其培养成公司的销售经理,这两个人都很不错,但我认为将大专生培养出来,他会更忠诚于公司。
二、70%原则使用人才
领导在用人时,常常会有所顾忌,因为不清楚这个人能否胜任这项工作。松下先生认为,员工胜任度的判断,最多只能把握70%,剩余的要在实践中才能够发现。正如谈恋爱与结婚一样,谈恋爱最多只能了解一个人70%,只有在结婚之后慢慢才能了解其100%,既然如此,领导者为何要为不清楚员工是否能够100%胜任这项工作而发愁呢,如果清楚员工有70%的可能性胜任这项工作,那已经很不错了,应当在实践中再去考查剩下的 30%。
三、70%的原则信任员工
主管常常因为员工中出现一两个害群之马而烦恼,于是他们对所有的员工都抱警戒心理,不相信所有的员工,认为所有的员工都想盗窃公司的机密,制定严格的规章来约束员工,不让员工参与公司的决策。
领导常常因为公司中出现一两个害群之马而头疼,于是对全体员工都抱有警戒心理,不相信所有员工,认为所有的员工都对公司不忠诚,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不让其参与公司内的决策。
松下先生认为,领导应该有很宽广的胸怀,不要为一两个害群之马而丧失对所有的员工的信任。如果公司的员工中70%是值得信任的,领导应该相信公司内绝大多数员工,就应该以此为基础对公司进行管理。不必为此杞人忧天,事业的经营,完全是事在人为,为了业务的发展和培养人才,应以互相信任为基础,不可为了区区一点秘密,而影响业务的发展。当然,这样的做法,需要事先作好调查,认为这个新员工70%可以信任才行。
四、70%的原则发现员工的优缺点
作为领导要学会欣赏下属,应当用70%的眼光去发现员工的优点,用30%的眼光去看员工的缺点。领导应在关注员工缺点的同时更能关注其优点,正如“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公司领导不妨用70%的原则去分界,以70%的眼光去看员工的优点,以30%的眼光去看员工的缺点,在阳光下看人,而不是站在阴暗的角落里去看人。
五、70%原则授权
70% 原则授权,即放70%,管30%。松下先生认为,领导在授权之后,不能过分干涉,要宽容到70%的程度。但如果发现与总体方向不符时,加以提醒,否则,就等于遗弃了自己所慎重选择的人才,不关注他们的成长,并且没有承担起主管授权后的终极责任。所以主管要管30%,否则就是一种极为不负责的作风。70%原则授权,才能够让被委任者既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又不至于完全脱离控制,发生大的错误。
六、70%原则获取员工的满意度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六七。在领导获取员工满意度方面也是如此。松下先生认为,一般来说,在十个部属中,总有两个与其非常投缘的;六七个顺风转舵,顺从大势的;当然也难免有一两个抱着反对态度的。也许有人认为部属持反对意见,会影响到业务的发展。但在他看来,这是多虑的。适度地容纳不同的观点,反而能促进工作更顺利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