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得来是方式,留得住是本事。
近日,宿迁中心城区首批人才“购房券”拟补贴名单的公示落下帷幕,17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才依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拿到宿迁回馈的珍贵“礼金”。“作为‘五大行动计划’的配套政策,《宿迁市人才‘购房券’管理和使用暂行办法》旨在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打造中心城市人才高地。”司柏芝表示。
“我是2016年9月份来到宿迁,现在居住在公司提供的宿舍内。”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阿门来自多哥共和国,今年39岁的他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作为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专业的博士后,阿门在植物DNA、RNA或质粒提取方法,DNA和质粒纯化方法,基因测序,定量PCR,基因克隆和载体构建互补技术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很喜欢宿迁这个城市,能和妻子在这里有个小家一直是我们的心愿,没想到这次政府居然给我奖励了20万元的‘购房券’,这让我距离安居梦又近了一步。”阿门开心地说。
依靠知识和技能就能换来“真金白银”,宿迁通过“购房券”开启了“礼遇”人才新时代。
根据《宿迁市人才“购房券”管理和使用暂行办法》,“购房券”作为兑现购房补贴的凭证,面额从5万元到200万元不等,全职在宿迁中心城市企业或民办非企业单位工作的紧缺急需人才(根据年度《紧缺急需人才目录》确定),按照人才类别,给予5-20万元“购房券”;全职在宿企事业单位或民办非企业单位工作高层次人才,按照人才类别,给予10-200万元“购房券”,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外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符合条件的可获得200万元。
当然,为了有效发挥“购房券”的引才、留才杠杆作用,享受资助的人才与引进单位签订三年以上劳动(聘用)合同,并在本地持续缴纳社会保险。在市区范围内自主创业的,参照以上标准发放,申报人须为牵头人或主要创办人,在创办企业中占股不少于30%或是自然人第一大股东。企业应于上一年度完成工商注册登记等相关手续,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社保费。
宿迁市的人才政策远不止于此。人才补助申领、职称认定、社保核定、子女入学、配偶安置……在该市人社局三楼的人才服务窗口你会发现,这种“一站式”的人才服务也是诚意满满。
“您好,我想问一下我是否符合‘购房券’的申请条件?”“我马上要毕业了,档案是不是会送到这边?”……昨日下午,记者在人才服务窗口看到,这边的咨询电话还未挂断,那边的到访者就急着要了解最新政策,2名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据了解,依托市人社局的平台、队伍、职能等要素,打造政策集成、资源集约、服务集中的人才综合服务窗口,建设一网宣传、一线接听、一站服务的人才公共服务平台,除了可为人才提供政策咨询、求职创业、项目申报方面的服务外,人才窗口还可完成“宿迁英才卡”申领、高层次人才高薪补贴、安家补贴、专技人才在职学习培训补贴、外协专家补贴、户口落地等全过程服务。
“梧桐茂兮,凤凰来栖。”近年来,宿迁市在市域“双新一特”和县域“2+1”产业体系发展过程中,为人才提供了无限的发展机遇,更通过不断完善政策让各类人才看到了希望和未来。